五月二十九日。
星期一。
不過六點鐘平安就起床洗漱,今天要去上學了,高三的最后一周。
好在夏天外面已經天亮了,平安從桌上拿起昨日安婆婆丟在這里的五元錢,走出屋子,將門輕輕帶上。
平安家在正南方向,到學校去首先需要經過整個村子。
這個時間點,除了一些不用上學的小孩,還有懶床的學生。其他人都已經起來,這也是小村子最有活力的一個時間。
整個村子的三十一戶人家都在為了生計奔波。
不過大多數人家里都是老人,家里的青壯即使是外出打工也會將孩子帶在身邊。
但是一家有難,三十家都來幫忙,大家就這么平凡的生活著。
“小安啊!這么早就去上學啊!”
“小安這孩子就是勤奮,不像我家那小子!”
“小安好好努力,現在村子都指著你掙光呢!”
“……”
經過村頭菜場的時候看見平安的村民都會笑著打聲招呼。
“放心吧!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平安也笑著答道。
“平安!”
有一道女聲響起。
平安順著看去,一個扎著馬尾,穿著藍色短袖,藍色休閑長褲,腳上著一雙洗的發白的帆布鞋,手中還提著個膠袋的女生。
她叫平韻,是村長平嚴的女兒,也是平安的同班同學。
“原來是平韻啊,叫我有什么事嗎?”平安和煦的笑道。
平韻看著平安的的笑容,顯得有些羞澀,一下就紅了臉,連說話都不利索了:“沒……沒什么,就是……看到你了,叫一下你。”
平安一怔。
她這……什么意思?
“那我們一起去學校吧?”
“額,對……好。”
就這樣平安在前面走著,平韻也緊緊的跟在后面。
兩人在路上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很快踏著石子橋邁過小溪,來到了位于整個村子最北方的學校。
抬頭可以看見校門的正上方有一塊匾額,‘平陽第一中學’六個金燙大字印在上面,校門旁邊還立了塊石碑,用毛筆同樣寫的六個字,這是建校時陳一絕寫的。
本來一個村子是沒有錢財來置辦中學的,更何況還是偏遠的山區;加上村里很少有父母會選擇將孩子留在村子里,所以過去一直沒有學校。
但在十年前,來了位善人,在這里建起了這所中學,聽說還是上面特批的。上面是哪面平安不清楚。
說是中學,其實里面從小學到高中都有班級,只不過人不多而已。
以至于許多教室都是空的,有的被村里的人改成了播放電影的地方,去過城里的青壯稱這為電影院。還有的被改成會議室,以前村里開會都是露臺,有時一下雨就沒辦法了,只能改天,現在就不同了。
平安所在的高三(1)班只有七個人,而整個高三就這一個班。
平安和平韻就是其中一員。
平安和平韻到了教室后打開燈泡,只有他們兩人,其他的同學都比較喜歡多睡些時候。平安兩人將裝了幾本書的袋子放在了自己位置上后,去了學校后面的食堂。
“又是你們兩個小家伙,說吧,吃點什么,大叔給你們做。”一個帶著廚師帽,圍著一件粉色的圍裙和留著絡腮胡中年大叔笑著問道。
這位中年大叔叫唐玉,聽說是外鄉來的,十年前建校的時候來的;因為廚藝精湛,被村長聘為了學校的廚師。
“唐玉大叔,都說了我已經不小了!”
平韻雙眼瞪著,氣鼓鼓的說道。
完全沒有面對平安的那種嬌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