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可是大秦國都,你們想要生事?我可不怕!”
鏗鏘一聲,旬邑達就拔出了腰間的長劍。
話的盡頭是刀劍,是拳腳,是以理服人。
然后在眾人的圍觀下,高文便和旬邑達講起了道理。當年孔子遇到了子路,便通過自己的拳頭,讓子路認識并理解自己的道理,今日二人也算是效仿先賢了。
片刻后結果就出來了,高文神清氣爽的離開了,旬邑達看起來則是好不凄慘,眼圈都黑了,鼻梁也歪了,走路之時一翹一翹的,明顯有一只腳跛了。
“高文,你的鐵布衫又有進步了!”
“以前看你是個憨憨,如今你就是個天才!”
“是啊,以前他就是個賠錢貨,干啥啥不行,吃飯搶第一,如今給他討媳婦的媒婆都能排到屋外去。”
這一天挨打的不僅僅是旬邑達一人,也不僅僅是儒家的讀書人挨打。
這一天咸陽百姓用自己的拳頭,維護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們發現,用拳頭講道理真的很方便。
那些六國來的耍起嘴皮子來一個比一個六,大家根本就說不過他們,只好和他們講道理了。
而六國來的士子也立刻發現,這里的百姓和六國百姓不一樣,他們似乎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
他們不把自己當成下賤的黔首看待,而是真的把自己當成國人,真的發自內心的認為,大秦帝國有他們的一份子。
更關鍵的是,這種說法不僅僅是咸陽百姓們這么認為,咸陽上下的官吏也是這么想的。更關鍵的是,據說這種說法乃是當今的秦王政首先提出來的。
大家都是諸夏之后,都是炎黃后裔,很多年前是一家,哪有什么高下之分?不過是后來有的人發達了,有的人衰落了,僅此而已。
除此之外,秦國之中秦王政之外秦法最大,至于外國的貴族秦國不承認。外國的法律,秦國也不承認!
我大秦就是這么霸道,就是這么喜歡講道理!
我大秦不是求著你們,讓你們喜歡我的!
而是讓你們畏懼,讓你們不得不喜歡我!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許多諸子百家之人都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嘆息。同樣是人同樣是黔首,可是大秦的黔首卻生活富足,一天三頓飯!
他們是黔首,是最最不值錢的黔首,竟然也能一天三頓飯,這待遇許多小貴族都享受不到,實在是國家沒有這么多糧食,如今的大秦究竟多有錢啊!
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這是儒家讀書人的感慨。
將軍帥師伐國,擒魏王獻俘于咸陽,王受之,斬之。這是史官的記載!
大王牛逼!帝國牛逼!俺也牛逼!這是咸陽百姓的想法!
暴秦無道、無禮、沒有前途,不分上下尊卑,不得好死。咦?明年春天又要開科舉了,真香!這是許多人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