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繚繞,天降甘霖,地涌金蓮,諸般異象不斷顯化,最終神族大運凝聚出一顆中央黃帝道果。
“今日起,朕為黃帝,當建立中央神庭,管轄四方。當設下天條,與眾神立下約定。當天條設下之后,眾神不可違逆,九個元會之后,朕將于首陽山之中,大會諸神,商討天條事宜!”
“此外,大司命為青帝伏羲氏,前輩壯烈犧牲,故此,從今日起,暫時不設大司命之位,諸位少司命直接對朕負責。”
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整個司命體系的權利給奪了過來,偏偏少司命們還說不出反對的話。
為了紀念犧牲的伏羲氏前輩,從此以后不設大司命之職,怎么看都很有道理。
這就和避諱一樣,漢帝劉恒登基,那么天下間的文書,天下百姓的名字之中就不能有恒字,所以道可道非恒道,就變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嬴政當年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曾經有過一個荒謬的想法,若是哪個皇帝的名字之中帶著一個道字,那道德經得改成什么玩意兒了?用大來代替道?
大可大,非常大?
“洪荒太過廣大,當天條設立之后,朕將設立司法天神一職,諸多司法天神專門負責維持天條威嚴,清繳不法之輩。”
“司法天神之下,當設立天兵天將體系,用以維持天庭日常運轉,維護天庭秩序、威嚴,鎮壓一切不法!”
嬴政想了想,就暫時的閉嘴了。
改革天庭,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天庭體系,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以自己此刻的威望,做到上面的那些,就足夠了。
至于為什么當年的太一氏,不建立一個完整的天庭體系,原因也很簡單,沒必要!
那個時候,天地之間沒有后天生靈這一大派系。
不能說完全不存在后天生靈,但是在后土誕生之后,在后土娘娘賜予天下眾生繁衍后代的造化本能之前,能夠繁衍后代的先天生靈少之又少。
至于先天生靈,則是在與天地抗爭。
那個時代,天地法則變化實在是太過迅速,變一次,就要一次老命。
沒必要設置如此繁復的天庭體系。
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圣人之道,也需要與時俱進,實時變化。
九個元會之后,嬴政立于首陽山之中,此刻的他已經徹底成就大羅,也徹底吸收了首陽山之中太一氏頭顱之中殘余的部分精氣,坐實了太一氏傳人的身份。
太一氏當年的實力,不過是尋常大羅罷了。
即使加上世界之主的加持,可能也就和巔峰羅睺差不多,甚至可能還不如。
但是,太一氏最珍貴的從來不是實力,而是他的位格,世界有多強,太一氏就有多強。
所以,當年這顆頭顱化為資源之后,甚至都不足以培養一位大羅,可是此刻,嬴政以皇天的身份,僅僅只吸收了一半左右的精氣,就順利的從萌新大羅,進步到了祖龍巔峰之時。
如果再考慮到整個北方大陸的人族氣運加持,部分神族大運加持,混沌鐘加持,那么嬴政就真的是天下第一人。
即使此刻忽然蹦出來第二位大羅,也會被嬴政活活打死!
看到如此強大的嬴政,心里有些想法的,都默默的閉上了嘴。
即使使用秘法,即使突破大羅,也不可能是如今嬴政的對手,至少差了一個大層次。
所以天條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