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定下的基調歸基調,具體怎么做還需要仔細的考慮一下,至少也要把騰飛廠的底子摸清楚不是。
結果潘旭發動關系這么一打聽才發現,騰飛廠簡直就是國內企業界的另類,在如今講究品牌,注重名聲的大環境下,騰飛廠除了已經停產的小人雪糕,騰飛牌電風扇,以及剛剛步入正軌的騰飛牌醫療設備外,就沒有其他的正規品牌產品。
即便是這幾個有品牌的產品,也并非騰飛廠的主營業務,換句話說,騰飛廠在自己的主營業務范圍里根本就沒有品牌。
這讓潘旭在詫異的同時,心里愈發的不屑,那么多美歐日知名企業,哪個不是把品牌當成安身立命的根本。
想當初自己在京城黨校學習政治經濟理論時,財經大學的教授就說過,品牌不但是企業的門面,更是企業的靈魂,進而以豐田汽車為例,闡述品牌的重要性。
潘旭對此是深以為然,回去后更加注重園里牌的經營和維護,效果自然是顯而易見,雖然惜敗于東南沿海的電力設備競標,但在內陸省份,園里牌的名聲卻是愈發的響亮。
如果不是東南沿海那些電力設備企業紛紛引入外資,靠著合資的便利抵住園里廠的攻勢,潘旭估計早就指揮園里廠在東南沿海大殺特殺了。
當然東南沿海如今經濟活躍,都知道哪里是塊肥肉,潘旭自然不能放著不去咬兩口,哪怕哪里合資企業橫行,技術能力卓越,但潘旭不怕,園里廠更不怕。
畢竟對于一個要人脈有人脈,要產品有產品的大型企業來說,偌大的國內還沒有他去不得的地方。
只不過在這之前,穩住后方便成為園里廠的當務之急,不然自己在前面拼死拼活,轉過頭發現老巢被人捅成了馬蜂窩,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所以園里廠這些年每當要有大動作時,都要在西南地區對同類企業壓一壓,然后再能安心的去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跟人實力更強的大佬們去斗法。
這個過程很殘酷,不少地方性的小企業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成為園里廠的托管廠或分廠,從而進一步強化園里廠在西南電力設備方面的霸主地位。
如今園里廠準備下半年再去東南沿海闖一闖,這個時候騰飛廠好死不死的跳出來,本來還愁著找那只雞殺一殺,給其他的猴子看一看,這下好了,有一只不知好歹的自己跳出來,那園里廠還能客氣?
潘旭是半點兒客氣都沒有,能在西南地界橫著走的大廠負責人,自然有傲視一切的態度,更何況騰飛廠連個主營品牌都沒有,整個就是丟了魂的行尸走肉。
昨天與魏廣平的交談更是確認了潘旭的判斷,好好出口創匯產品居然停產了,如此也就罷了,竟然還不自量力的加大投資,增加廠房,甚至還要仿制國外的先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