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裝的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已經成熟的D—30W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功率為645千瓦,軸馬力為876馬力。
載重1.52噸,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實用升限三千八百米,具備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主打皮實、耐用,同時兼具進一步完善D—30W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重任。
高原鷹B比高原鷹A要好一些,具備部分增壓艙的性能,且配備了基本的空調系統以及機翼除冰裝置,但沒有空氣循環系統。
實用升限能達到七千米,不過只是個理論值,一般的飛行高度在三千米以下,發動機選用的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出產的TPE331—10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具備776千瓦,軸馬力為1050馬力。
載重1.64噸,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定位為短程客貨運輸機型,且可以選裝公務機套件,從而改裝成小型公務機。
最后的便是中國空軍裝備的運6,無論是材料、工藝、配套設備還是發動機,都做了極大升級,甚至在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后期的計劃里,用于出口的高原鷹C還會選裝一套可收放式起落架。
從而令如今最高時速三百多公里的高原鷹C,增加到四百公里,當然這么一來,相應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條件的適應性都大打折扣。
不過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對高原鷹C的定位是高端旗艦機,主要用于公務機和政務機這兩種機型;軍事方面除了高原運輸外,可以作為部隊多任務戰術平臺,改裝成通信指揮機、海上巡邏機、小型反潛機甚至是小型空中預警機。
這么一來高原鷹C被打折扣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條件的適應性就不算什么,總不至于某位大佬坐著高原鷹C成天在鄉村土路上起起落落吧,飛機倒無所謂,大佬的面子往哪兒放?飛舞的漫天煙塵?
所以這點兒性能上的小縮水根本就不是問題。
當然了,三款機型定位不同,任務不同,性能上也區別甚大,價格上自然有很大的區別,高原鷹A屬于入門級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售價一百萬人民幣。
高原鷹B通用性最強,任務彈性最大,性價比也最高,售價兩百二十萬人民幣。
高原鷹C,由于是高端機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空軍裝備的固定式起落架的基本型,也就是運6,售價三百萬人民幣。
換裝收放式起落架,且加裝豪華公務機套件的高原鷹C—100,售價就要三百六十萬人民幣。
至于想加裝各種軍事套件,改裝成不同戰術任務的戰術支援飛機,至少要五百萬人民幣起。
以上的報價都是國內的價格,至于出口的價格,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非常簡單粗暴,直接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單位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