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理由!”
總部首長更是直接,沒辦法,從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這次演習中看,直—2輕型直升機的戰術價值真的太高了。
要知道在那場大事件中,當時的國內缺的就是這種能夠機動性強,隱蔽性突出的快速突擊滲透裝備,從而無聲無息的登陸敵方的關鍵節點附近,實施有針對性的摧毀或對己方戰機和導彈的引導。
如今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從騰飛集團哪里獲得直—2輕型直升機,若是能推廣全軍的話,那對部隊的作戰能力將有一個很大的提高,是以總部首長對此非常上心。
結果孟慶國這位專家竟然說不能,總部首長當然要聽聽為什么。
孟慶國哪里還猜不到總部首長看上直—2輕型直升機,若是沒有這個眼力,他也做不到總部高級干部的位置,但話又說回來,能做到這個位置光靠察言觀色的鉆營還是不夠的,手上要是沒點兒壓箱底兒的東西同樣混不長。
好在孟慶國不但有,而且十分雄厚。
因此,面對總部首長的詢問,孟慶國既沒有慌,也沒有亂,而是一臉正色的解釋道:“盡管騰飛集團近些年著力開展電動技術的研發,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電動技術還存在幾項無法避免的缺陷……”
孟慶國不愧是曾經參與過直—7研制,仿制過直—8的核心專家,一張口就把復雜的專業技術說得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結合他對相關領域的了解,轉眼間就把騰飛集團所謂的航空電驅動技術把了個底兒掉。
好不好?
當然好,因為航空電驅動技術不但讓航空器更省油,運行更安靜,使用效率更高,放在軍用裝備上,那就如同直—2輕型直升機一樣,會給人一種另類的驚艷感。
可除了這些個驚艷外,目前的電驅動可就要多雞肋有多雞肋了。
首先是電池的能量密度低,這就導致了電驅動的航空器功率小,續航里程有限,想要增加續航就要增加電池組,問題是這么干便等于增加航空器的結構重量,導致航空器性能下降。
其次便是安全性的問題,電池這東西遇到強烈沖擊就會爆炸起火的玩意,甚至有時候都不用沖擊,自己用著用著就能自燃,這對講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軍用裝備而言簡直就是在挑戰三觀。
最后就是這種電驅動無法應用在中型以上直升機上,沒辦法,直升機噸位上升,想要驅動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電池,而電池的自重有非常大,最終只能是電動機鉆出火也拉不起下面的直升機。
“總而言之,我覺得,類似的電驅動技術應用在直—2輕型直升機這種小分隊滲透的特種戰還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真要進行大規模交戰,還得是傳統的大中型直升機比較有優勢,就比如說俄制的米—171,還有瓷都正在完善的直—8都屬于這種類型,至于直—2輕型直升機,只能說騰飛集團另辟蹊徑,小范圍還成,真要推廣的話……”
這話孟慶國并沒有說完,而是無奈的搖搖頭,但卻比一百句話更管用,因為在場的部隊領導們都聽明白了,直—2輕型直升機就好比是刺客手里的暗器,屬于見光死的類型。
米—171或直—8這種傳統直升機才是正規戰中的家伙事兒,不但能見光,同樣也能玩兒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