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奧斯曼找了一圈兒后,沒有選擇他們一直信賴的歐美軍火制造商來開發針對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的克制辦法,原因很很簡單,那就是這些自詡為擁有先進技術手段的歐美軍火制造商們要價實在太高。
普遍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報價都在12億美元以上。
奧斯曼是地區性卻強國不錯,可問題是經濟水平一直不上不下,再加上世紀之交被國際做空機構借機狠整了一把,真真是地主家都沒余糧了,別說12億美元,就是2億美元奧斯曼都覺得肉疼。
然而這還不是關鍵的,如果花些錢能快速解決奧斯曼西南部某武裝組織,多花些錢奧斯曼心一橫,牙一咬估計也能認了。
畢竟整體的宏觀經濟形勢才是問題的核心,相較于全年的GDP和財政收入,12億美元還真就不算什么。
可問題是,那些個歐美軍火制造商們給出的研發周期最短的也需要18個月,最長的需要36個月。
對此這些歐美軍火制造商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別看只是一款專注于攝影和專業圖像傳輸的民用無人機,但內部的軟件算法極其復雜。
即便所使用的通信模組來自于美國的朗訊通信公司,并且這些軍火制造商通過多年的合作關系能夠從朗訊那里拿到這種通信模組的源代碼,但依然無法干擾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的數據傳輸。
因為奧萊塔亞公司在系統整合時,將朗訊通信模組的源代碼中幾個底層架構做了稍許優化,使得整個通訊模組能夠更好的融入整個飛控系統之中,令操控更加順滑,圖像傳輸也跟流暢。
然而就是這幾個底層架構的優化,令整個破解過程變得極為的復雜。
這就好比在汪洋的大海里尋找一顆掉落的繡花針,難度完全是地獄級別的。
關鍵是作為通信模組制造商的朗訊也無能為力,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底層架構中哪里被修改了,只能沖著那幾個有密切合作的軍火制造商們無奈的聳聳肩,然后表示你們自己努努力,反正他們朗訊是無能為力的。
連朗訊這個通信模組的專家都撂挑子不干了,其他軍火制造商除了干瞪眼也只能干瞪眼,沒辦法實在是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的軟件算法太過精巧,不是說整架無人機不能被干擾。
實際上軍用的大功率干擾機就能做到,甚至復雜的通信雜波也能令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部分失靈。
問題是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在遇到這種情況后會根據軟件的預定程序啟動內置的GPS或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模組,然后按照原航線返回到操作者手中。
也就是說,干擾問題,但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卻不會受到任何損失。
如果遇到的是好萊塢的劇組到沒問題,干擾一下,做個警告,合法的劇組自然怎么規矩怎么來;然而武裝組織哪里會跟你講這樣的武德,發現無人機被干擾,知道周圍有軍用干擾設備,收回無人機后自然是馬不停蹄換個地方。
游擊戰嘛,精髓自然在游,二傻子才去硬碰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