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軌道稅這玩意違背歷史客觀規律,是人類的公敵,必須禁止、禁止、還是tmd的禁止!
同樣贊成禁止的還有日本的《朝日新聞》,只不過除了如法國《費加羅報》一樣,批評莊建業軌道稅的提議外,《朝日新聞》還順帶搞了點兒挑撥離間的小手段,就比如說文章里直言:“韓國大宇集團遭遇到自成立以來最羞恥的一天!”
并把金敏碩的那通電話,說成是韓國大宇集團向莊建業卑躬屈膝,跪地求饒的標志。
不過除了日常的把韓國大宇和中國騰飛批得一文不值外,《朝日新聞》文章的核心內容實際上是宣傳三菱集團的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這款在今年3月份才對外公布的航空項目,是自日本半導體產業之后,經濟通產省最大的一次產業規劃項目,旨在完善日本的產業結構,促進日本的產業發展,帶動國內的就業,最終拜托經濟困局,實現日本的經濟復蘇。
毫不夸張的說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就是日本那自己國運死拼的一個全國性項目,拿下,日本便就此躋身航空高端制造,完成升級轉型,經濟就此騰飛。
不成,便再無余力支持其他產業,只能抱著現有的幾個優勢產業逐漸沉淪。
正因為如此,日本上上下下對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可謂是小心翼翼,謹慎至極,首先就是收斂自己的野心,明言日本只是將航空產業局限在支線客機業務范疇,絕不會越過120座級這個波音公司定下的干線客機紅線。
其次就是引入美國的航空產品供應廠,比如說美國通用公司就在第一時間成為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的航空發動機供應商。
類似的還有霍尼韋爾公司、雷神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等行業巨頭。
而其中洛馬公司更是被三菱集團邀請,加入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以戰略伙伴的身份,參與到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的設計與優化工作。
最后便是明確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做中國騰飛的frj7090系列支線客機就是為了對標fb—220而生的。
盡管fb—220載客量更大,航程更遠,但mrj7090系列更舒適,技術更成熟,運營成本更低,安全性更突出,經濟性更好,若是綜合考慮的話,mrj7090系列完全可以把fb—220按在地上摩擦。
經過以上的三部操作,日本三菱集團不但獲得包括波音等一大批美國航空巨頭的認可和支持,更因為對標中國騰飛的fb—220,獲得了空客、龐巴迪等其他航空巨頭們的默認。
可以說,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還未出生,就已經握了一手的好牌,最起碼比中國騰飛當初發展fb—220時外部環境要寬松的多得多。
日本三菱集團當然也知道自己這一波操可謂精彩至極,于是便對完成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的信心又多了幾分。
而外界,包括國內的航空界,對于日本的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更是持普遍看好的態度,除了寬松的外部環境外,最主要的是日本作為美國波音公司最大的海外艙段部件供應商,這么多年可是一直沒間斷過波音系列飛機的制造工作。
其中最新款的波音787,日本更是以35%的生產占比高居世界第一,另外一個航空生產巨頭中國騰飛在波音787的生產占比只有30%,送這個數據上看,中國騰飛既然能研制出fb—220,日本三菱憑什么搞不出mrj709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