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輝哥就與薛文宇對視一笑。
“怎么?外祖父說的有什么不妥?”樊普常不解的問。
“不是啊,外祖父說的很有道理。我與父親笑,是因為,外祖父剛剛說的這番話,我母親她前不久剛在宮內對著那些百官的面說過。”輝哥笑著解釋。
“母親還說,他們連我這樣一個孩子都不放過,分明就是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既然如此有何德何能去爭奪那個位置。”輝哥又笑著補充道。
“你母親當真如此說?還是當著百官的面說的?”樊普常不敢相信的問。
“是啊,不過那些人也不算糊涂,都聽出來母親是故意讓他們給某些人帶話呢。”輝哥說起母親來,就神采奕奕的。
母親是不懂武功,可是那天在那些大臣面前說那番話的時候,分明就像個威風凜凜無所畏懼的大將軍。
“哦,想不到你母親倒是很有膽識的。俊杰啊,你能遇到這樣的父親母親,真的是很幸運了。”樊衛庭很是感慨的說到。
“外祖父,舅舅,我現在恢復身份了,還是喚他二人父親,母親,你們不會覺得不妥吧?”輝哥見這外祖父和舅舅,都是明事理之人,還是有些不放心的想確認下。
有至親來相認,他自然是開心高興激動的,但是,若是也跟旁人似的覺得繼續稱呼父親母親不妥的話,那他就不喜歡這樣的親人了。
樊家父子也是相視一笑,樊普常就開口了;“俊杰啊,對于我們來說,你還好好的活著就是最最幸運之事了。是他二人護你周全的,你恢復身份改變的,不過是身份而已,養育呵護之恩怎么可以說變就變?
圣人曰,講性善,講四心乃是仁、義、禮、智四德之端,人之德性修養便是以此四端為基礎。人之為人、區別與禽獸之處,即在于人有此善端。向善乃是人本性自然趨向,惡則是對善性的違背。
修養內容即是本具的四端,一切具體德性都化歸為人本性中具有的“仁、義、禮、智”四種善端。只要據此善端,保而勿失,否則忘恩負義之徒,何談為人?”
“嗯,謝謝外祖父教誨,孫兒一定銘記于心在心。”輝哥興奮的回應著。
“外祖父與你舅舅此次前來,一是想親眼看看你安好,其二就是想告訴你,樊家雖然無權無勢,卻也要與你共進退。來之前是想給你來鼓勵讓你不要怕的,可是現在看來,孫兒你根本就不需要鼓勵啊。”樊普常很是開心的說到。
親家寧王沒有野心,女婿安郡王也是個心地純良的儒雅之人,原想著他們的后代俊杰也是個文氣的孩子,面對眼下的事實在是殘酷。
卻沒想到啊,這孩子年紀雖小,卻無畏無懼毫不膽怯,這肯定跟世子夫妻平日的教管有脫不開的干系。
樊普常感到十分的欣慰,人也不由得精神了不少。
薛文宇得知這兩父子沒有離開的意思,當即安排人在洛逸住的那個院子中又收拾出幾個房間來,給樊家父子,和他們帶來的人住。
還沒到午飯的時候,京城里幾處府宅內的人物就收到消息,那剛恢復身份的小郡王的外祖父來了。
“那個老學究?他到了又如何?御宗堂公選國君的日子也就在最近了,那老學究學問再大,還能再短短的幾日內,把他懂的都教會那小郡王?
都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他們這樣倉促的臨時抱佛腳,就算晝夜不休不眠的教也是來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