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知道,你們當中也有為了身家性命,才不得已想妥協的。但是你們可曾想過,一旦邁開那一步,以后你還能停得下來么?
我等這把年紀,都是兒孫滿堂的,做決定更要慎重冷靜。別讓家人輪入那萬劫不復的境地。
好了,該說的,老夫都說了,人各有志,以后該如何做,你們自己斟酌慎行吧!”
宗首的一番話,讓在場的眾人都再次陷入沉默中。
過了好一會兒,宗使劉慶賢起身對宗首施禮;“還請宗首大人指點迷津,我等該如何做?”
他一帶頭,其他七位宗使也紛紛離座,施禮齊問;“還請宗首大人明示。”
劉宗首看了看他們,黏了捻胡須;“其實很簡單,做好分內之事,不偏不倚就好。至于新君最后會是哪位,那又不是我與眾位所能決定的。”
對啊,可不就是這回事么!
對于這次選立新君之事,御宗堂所要做的,就是制定規則,監督競試,最后公布結果。
能做到不偏不倚,就是說不去參與幫任何一個,就等于對誰都不會造成威脅,讓他們這些參選者全憑自己的本事能耐。
說白了,就是不加盟任何一方,也不做任何一方的絆腳石。御宗堂跟哪一方都不是同盟,也都不是敵對的。
這樣,不存在什么選擇,亦不會得罪任何一方。
“屬下明白了,謝宗首大人點撥迷津。”有人對著宗首深深一禮,其他人也跟著一禮!
“好了,散了吧。”宗首點點頭說到。
這把年紀的他,當然知道,就算這八位宗使此時都說明白了,但是,真的因為他的勸就改變主意的,不會是全部。
對方許的諾,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這次重新選立新君,說是那些王族的機會,又何嘗不是這些人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真的很難得,的確是不想錯過的,可是要付出的代價也實在是太大了,事成對方承諾的不一定會兌現,但是倘若失敗的話,卻肯定是一敗涂地,弄不好還家破人亡的。
八位宗使離開后,議事殿內顯得更加的空曠清冷,宗首劉鈞文又坐了片刻,這才起身往外走去。
剛剛說那幾位吃香,其實他又何嘗不是。
就是因為太吃香,想拽他的人太多,所以他才打定主意,干脆不選擇站隊了。
這事兒未知數太大,沒人能保證選的那人就是對的那個人。就算他能成功上位,誰又能保證他這個皇上能坐得穩,坐得久呢?
以前皇位都是世襲制,以父死子替為正宗。為了避免皇子之間因爭奪皇位而不顧手足之情,預立太子就成了皇位世襲制的核心,立太子的法則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
但是這一任的皇上周至安弄成這種局面,不但連累得他的子嗣不能繼承皇位不說,連參加新選都不行。
最大的影響就是,有了他這個惡劣的開端,以后類似這種情形恐怕還會發生。
而到那時,御宗堂恐怕已經不復存在,今后的事沒有誰能預測得到,就比如現在這般,誰都沒把握預測,究竟哪位會勝出坐到那把龍椅上。
新君參選者中,最不被看好的,就是剛恢復身份歸宗的杰郡王。
但,那年輕有為,文武雙全的薛文宇是傻子么?馳騁疆場多年,立下無數次汗馬功勞的商家是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