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事他也要去忙,不可能一天到晚的不離咱的身都在咱身邊對吧。那么怎么辦?真若是那般,咱還得靠自己來化解來應對的是不是?
有道是心病還須心藥醫,咱既然知道了你父親心里郁結的原因,那么就只有等以后那些不安分的人給咱創造機會,去解開你父親心里的疙瘩,讓他知道咱離不開他,讓他清楚他在咱心里的重要性。
這需要一個過程,時間或許有點長,但也只有他自己想通,想明白了,才能真正的放心心里的包袱。
兒子,別擔心,只要咱一家人彼此信任齊心合力,一切都不是問題。”
她的一番話,讓輝哥立馬就精神起來,眼睛亮亮的使勁點頭;“母親,兒子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來,吃塊地鍋雞,等下吃好了咱就動手生炭火做烤鴨。”牧瑩寶邊說著邊給孩子夾了塊雞肉。
這道菜本叫徐州地鍋雞色香味俱全,香、辣、麻、甜咸酸多重口味為一體,輝哥剛剛被母親開解沒了心事,食欲大開,吃了就停不下來。
就這樣,當整個王府中,都因為上午發生的事,變得緊張,高度戒備中的時候,牧瑩寶娘倆在后院卷著袖子興致勃勃的往爐子里掛腌制好的鴨子。
爐子不夠大,一次就能掛六只鴨子。
牧瑩寶也沒先弄一只試試,第一次嘗試就掛滿了爐子。
對于做吃的,她還是蠻有把握的。就算第一次用這種簡陋的爐子做,她覺得只要鴨子腌制的到位,爐子溫度控制的得當,就算烤出的鴨子不完美,也不會難吃到哪里去。
實在烤焦不能吃的話,那就只好扔了唄,雖然浪費是不對的,但是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位美食家的成功,都是要經過一次次的實踐,都是消耗掉無數食材為代價的。
其實烤鴨在古代是有的,但是牧瑩寶穿到的這個朝代卻沒有。
在現代去帝都的時候,她都會去全聚德吃一次,但是生意太好了,每次都要提前預約。
牧瑩寶干脆就自己在家摸索著用烤箱做,烤箱是很方便先進,但是她始終覺得用古法烤制,黃泥做的爐子里,果木炭烤制出來的味道絕對比烤箱里的好,現在終于有機會實踐了。
“母親,你說這烤鴨要趁出爐時熱
烤鴨是北京名食,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風味特點:色澤略黃,柔軟淡香,夾卷其他葷素食物用,為宴席常用面點,更是家常風味小吃。
做烤鴨是很講究的,宰殺鴨子、燙毛退毛、擇毛、掏膛、燙皮打糖色等等,每一道工序都至關重要。
吃烤鴨的季節也是有講究的,必須在合適的季節里,季節不對就會影響口味。
講究者主張在冬、春、秋三季吃烤鴨其味最佳。
原因是冬春二季的鴨,肉質肥嫩剛好,秋季天高氣爽,溫度和濕度都特別適宜制作烤鴨。夏天氣候炎熱,空氣濕度較大,此時的鴨肉少膘薄,質量相對來說較差,烤制好的鴨皮容易發艮,就是不夠不松脆的意思,吃起來口味肯定就差了些。
所以,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條件也允許了,牧瑩寶就想起來做烤鴨了。
“母親,你說這烤鴨最好要趁出爐時熱時吃口感最佳,那,父親萬一有事趕不回來呢?還有曾祖父,也不知道回來吃不。”輝哥是個有良心的好孩子,有好吃的就會想到父親,想到曾祖父,很是擔心的問。
“你父親那呢,我自有辦法,至于你曾祖父么,我估摸著這烤鴨的香味一出來,他也就會跟著出現了。”牧瑩寶很有把握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