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此言,周圍的錦衣衛都個個皺起眉頭,似乎不知所云。但紀綱卻在愣了愣后,竟忍不住猛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金瓶梅》?你是個太監,臨死前居然還想要《金瓶梅》?哈哈哈哈,只要你肯如實招來,這有何難?”
周圍之人好像皆不知道這“金瓶梅”究竟是何物,均是一副莫名奇妙的表情。
而與此同時,李林波終于像是篤定了什么似的,兩眼緊緊盯著眼前的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仿佛從剛剛的貪生怕死之輩、轉眼間便變了個人似的,意味深長地微微一笑,淡然說道:
“果然不出所料......”
此話一出,面對著李林波似乎能看穿心底的目光,紀綱不禁霎時止住了笑容,面色間更是掩飾不住驚慌與心虛,卻仍強裝鎮定地問道: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可此時的李林波,已不再看他,而是轉頭面向了周圍的其他錦衣衛,說出了令眾人無比驚詫的一番話:
“諸位!實不相瞞,本人早年便已暗中投效燕王殿下,作為殿下在宮中的眼線。自靖難之役伊始,便為殿下與我靖難大軍秘密遞送消息。直到不久前殿下率軍渡江、破城在即之時,在下原打算出城相迎,卻又接到殿下密令,說懷疑靖難軍中同樣藏有暗中投靠建文的奸細。因此,殿下要我務必繼續委身在建文帝身邊,秘密查出奸細的身份,加以鏟除,以消后患。而這奸細,今日終于得以查出,正是這位辜負了殿下信任的堂堂指揮使——紀綱!”
一席話后,紀綱怎么也沒想到,這名陶公公竟會突然反咬一口。可是,好在周圍的錦衣衛們,雖然個別人稍有疑色,但大多并不相信李林波毫無根據的一面之詞。
紀綱正待反擊,誰知,李林波卻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
“在下料想諸位未必相信。無妨。本人現在就能列舉紀綱實乃建文帝死黨的三樣證據,鐵證如山下,只要諸位能當場擒拿住此人,燕王殿下定會重重有賞!”
這第二番話說完,一旁的錦衣衛們終于有些將信將疑了。
畢竟,這太監說得有鼻子有眼,還口口聲聲說現在就能列舉出三樣鐵證。因此,錦衣衛們看向紀綱這位頂頭上司的表情,漸漸有些微妙。
紀綱看著李林波氣勢洶洶,旁邊的手下又對自己起了疑心,雖然本能地想強行阻止李林波說下去,可這樣一來,無異于徹底坐實了自己心中有鬼、更加引人懷疑。于是,紀綱只得先強行穩住心神,看李林波到底能說出些什么樣的“鐵證”來。
見眾人已然起疑,紀綱此刻更不敢直接反駁、封住自己的嘴,李林波立時信心倍增,接著侃侃而談道:
“這第一樣證據,就是此人近期已然失了神智!我料諸位今日就已能隱隱感覺到,這名紀綱大人剛剛性情大變,神志愈發不清,就好像中了邪、甚至如同變了個人似的,不知在下說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