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待李林波向朱允炆、凌瑤夫婦道出了自己的請求之后,兩人頓時都不僅目瞪口呆。
因為,李林波提出的這個請求,實在是太過于匪夷所思了……
呆立半晌后,朱允炆終于開了口,長嘆一聲道:
“罷了!我就答應你這個請求。”
朱允炆剛剛答應下來,誰知,旁邊的凌瑤卻無不擔心地皺起眉頭,低聲提醒道:
“可,這樣一來,我有些擔心……咱們的藏身之地,豈不是也會隨之暴露?”
“哈哈,娘子盡可安心。對此,我自有辦法。鄭和的船隊明年就該自西洋返航了,屆時,我定不會讓其覺察到我們的藏身之地的。”
眼看此事已定,李林波隨即鄭重地將那自己所繪的《大明江山圖》雙手奉上:
“多謝陛下成全!”
而朱允炆在接過那幅蓋有自己絲印的《大明江山圖》后,面對致謝的李林波,卻意味深長地說道:
“李公子不必謝我。恰好,這幾年來,我也多次萌生此念,昨晚聽罷李公子你的一番話,更是下定了決心。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也許,借著此番機會,也該是時候讓四叔明白當年皇爺爺傳我那幅《大明江山圖》的真正玄機了……”
聞聽此言,不僅是凌瑤,就連李林波也是不由得一愣,隨即疑惑地問道:
“難道,那個傳言是真的?原本的《大明江山圖》中,還真的藏有天地玄機之奧秘不成?”
“哈哈哈哈……”
可是,朱允炆卻苦笑了一陣,搖搖頭道:
“其實,當初皇爺爺留給我那幅畫,確有玄機。只不過,所謂的玄機——卻根本不在畫中!”
“……?!”
這下,李林波和凌瑤更是呆若木雞,面面相覷間,均不解朱允炆話里到底是何意思。只見朱允炆一邊回憶起往事,一邊幽幽地解釋道:
“唉,當初的我其實也一直都理解錯了。直到了這幾年,才終于慢慢體會到了皇爺爺當年的良苦用心。所謂的玄機,其實并非在畫里,而是在皇爺爺當時交待的那番話中……可嘆的是,當我這些年終于明白過來時,卻已經太晚了……”
言畢,也不容李林波與凌瑤二人繼續多問,朱允炆繼續擺擺手道:
“所謂當局者迷,我也是思索了多年,才終于明白了皇爺爺臨終前所說那段話的真正用意。皇爺爺當日曾殷切叮囑,‘只有真正胸懷天下、德才兼備之人,才能看懂其中蘊含的玄機’。實則,并非盼著子孫治國理政,僅憑一幅古畫,而是要先努力做到真正的‘胸懷天下、德才兼備’這八個字,如此一來,自然可成為一代明君,國家自然也就日益昌隆、逢兇化吉了。而那幅畫,只不過是個令我為之奮斗的目標與引子而已。努力做到‘胸懷天下、德才兼備’的過程,才是其中蘊含的真諦!”
說著,朱允炆已手持畫作,徑自來到了書房外,眺望著北面的大明故土,像是最終下定了一般:
“也罷!為了大明江山,是時候和四叔借此解開這些年的恩怨、讓他明白先帝當初對于后世子孫的這番良苦用心了。作為落難的昔日天子,這,既是對皇爺爺當日所托、也是對大明的萬千子民,所盡的最后一份綿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