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來到了辦公室,他還在自責中,他對著劉東說“我們那些剩余的布料該怎么處理啊”劉東嘆了一口氣,他覺得王建國這個人敬業是敬業,但是特別沒有主機,他就對著王建國說“你都多大一個人了,你應該有點主見,這件事本來就是因為你而引起的,你難道就不想辦法解決嗎”。
王建國嘆了一口氣說“那我想想辦法吧”。
“對了校服現在生產的怎么樣了”,劉東說到。
“我讓他們抓緊時間生產了”,王建國說到。
“你帶我去看看吧”。
劉東和王建國剛到門口時,工人門還在邊說著話邊做著手里的活。一個工人看見劉東來了,連忙說到“經理來了,經理來了”,工人門聽后瞬間就認真起來。
劉東也聽到了他們叫著自己的名,這群人啊怎么還和自己小學時候一樣啊,劉東對著王建國說“你去看看,現在生產了多少件了”。
王建國點了點頭走上前看了看,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王建國慢吞吞數著,劉東看王建國還在那邊就走上前說,“現在生產了多少件了”,王建國有些遲鈍的說到“生產了11件,“什么11件,11見你還數半天”,劉東的心中出現了一團火氣,工人們也聽到了大叫聲,不由的緊張起來。
他先是說了一遍王建國,又面向工人吼到“你們給我站起來,坐椅子坐舒服了,他媽的都給我聽好了,你們到低還想不想干了,一上午,那么多人,才生產十一件,你們是牛嗎,非要欠著鼻子走嗎,牛還會耕田,你們會干嘛”,劉東本來還想說連畜生也不如,后面還是押住了火氣。
他看著眼前一群吊兒郎當的工人,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初中和高中畢業,他們缺乏了一種進去精神和團隊精神,長期在這種沒有壓力,早九晚五的日子下,形成了一種安逸。
其實這也是劉東想管理好一個工廠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團隊精神,不管是各行各業,都要有一種團隊精神,劉東太注重生產,沒有真正的想著應該怎么樣管理好工人,而工廠的工人又缺乏著歸屬感和使命感。
王建國現已經啞然失色,他一直在想著那些劣質的布料問題,他覺得只要把這些布料的問題解決好,工廠就會好轉了。
“現在每人分25件,今天必須完成”,劉東對這些生產衣服的流程還不是特別清楚,王建國就小聲的說道“每人25件太多了”。
“那我就不管了,我要的是數量還有質量”。
他就對著工人說“現在我給你們一個任務,每人25件衣服,如果完不成直接走”,如果誰先完成的話“我們會給予獎勵,第一名我們會獎勵200元,第二名我們會獎勵100元,第三名我們會獎勵50元”,還有每個月我們會評選一些優秀的員工”。
劉東覺得只有給一些獎金,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他們講一些大道理是無用的,必須來一些實際的。
一些員工小聲的嘀咕道,有的交頭接耳說著什么。
“現在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你們想拿到錢,現在就抓經干活,別想那么多沒用的”,說完劉東直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