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云梯”,陳魁更愿意稱其為——呂公車。
呂公車是一種記載于宋代兵書中的大型攻城器械,當然,這是簡易版,是陳魁用竹子趕制出來的,用竹子搭建,有三個好處,第一竹子中空,輕便利于移動,只要在下方聚攏千百人,就能直接扛起來往前走;其二竹子堅韌不易折斷,承重方面無需擔心;第三無需鉚合,只需互相咬合再以薄篾片成束纏牢、加固即可,搭建極為迅速。
一陣寒風襲來,令守將渾身一顫,也回過神來,顧不上頭上的冷汗,一腳踢在旁邊發愣的一個士卒身上,怒喝道:“他娘的還愣著干什么,快用滾木、檑石,給我砸了它。”
“將,將軍,距離太遠,檑石滾木打不到。”一名小校心驚膽戰地說道。
“弓箭手,快用火箭,燒了它。”能被安排鎮守潼關的守將,自然不會是庸才,當即下命令道:“速速取來火……”
只是最后一個“油”字還未落下,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咽喉,身體竟從潼關上栽了下來。
這個守將也是命該絕,原本戰爭時候,寢不卸甲是一個好習慣,但是這樣卻給陳魁確認他身份的機會,而且他探出頭觀察“云梯”,如此機會陳魁又怎會錯過。
潼關守將一死,魏軍登時就慌了,更是沒有人敢隨意露頭,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就是古代軍事制度的一個巨大弊病,一旦主帥死了,全軍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全軍興亡系于一人身上。
散亂的箭矢根本射不穿外圍防護的牛皮和竹聯,零星的火箭也無法點燃浸水的牛皮,云梯在守軍驚恐的目光中,不可避免地搭在潼關墻上,云梯往前斜傾的前壁,幾乎與潼關墻壁緊緊相貼,一些守軍連忙砸下滾木、檑石,只是魏軍各自為戰,數量太少了,雖然砸壞了一部分框架,但是對于整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咚咚咚……”鼓聲雷動,鄧芝親率五百精兵,猶如潮水一般涌向云梯,沖上潼關,同時,數十個弓箭手突然從云梯頂部冒出來,居高臨下對潼關守軍放箭,猝不及防之下,十數個魏軍倒地不起,幾十個弓箭手自然無法對魏軍造成致命打擊,但是足以擾亂魏軍陣型,造成一些恐慌。
面對眼前這個砸不爛、推不倒、燒不掉的龐然大物,守軍束手無策,更重要的是面對未知,人都會感到害怕,加上守將已死,軍心動搖,當他們看到從怪物的“體內”撲出一群如狼似虎的蜀軍,守軍亂了。
“殺!”鄧芝怒喝道。
“殺!殺!殺!”
潼關守軍兵敗如山倒。
……
當陳魁踏上潼關的時候,戰爭已經進入尾聲,陳魁跺了跺堅實的地面,心中感慨萬千。
“潼關,終于是被我踩在了腳下。”陳魁感慨道:“這比我想象中的還要簡單不少。”
“羅大哥,鄧芝幸不辱命。”一身是血的鄧芝上了關頭,抱拳說道,他看向陳魁的眼神,除了敬佩,還是敬佩,如此雄關竟然那么容易就拿下,簡直不可思議。
“好,接下去,就是在大軍來到之前,守住潼關,確保潼關不失。”
PS: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