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灰沼深處飛行的尋易像是一頭尋找獵物的狼,目光陰沉且機警,熟悉他的人如果見到他此刻的樣子肯定會大吃一驚,他的變化太大了,之前他像一只討人喜愛的小狼崽子,總是很懂事的收起爪牙與人嬉戲,現在這只小狼崽子突然就變了臉,露出了爪牙,開始主動覓戰了,看起來似乎一下子就長大了。
尋易雖然是抱定了為天律盟出力的念頭來的夷陵衛,但盡量少造殺戮孽緣的觀念從未有過任何改變,畏懼孽緣不代表畏懼殺戮,該殺之人就得殺,絕不能留情,例如墨輝,例如無忌,例如紹陵的那個弟子路亭,例如已經死在他手下的那些人。
因為心胸的關系,在尋易眼中該殺的人并不多,甚至是那些想害他的人他都可以放過,比如三魂,比如騙他進入靈珠洞的中衡,這份心胸一部分來自廣博的見識,另一部分還是與宿緣觀念相關,追本溯源對他影響最大的就該是在南海鴻廣仙尊講的那場道法了,他并不認為老仙尊講的都對,但“萬事皆有度”的提法是他極為認同的。
鴻廣仙尊是憑參悟而越來越相信轉世輪回或確有其事的,而尋易是從煩心鬼那里證實了這一點的,所以他在這上面的見解可以說比鴻廣仙尊還要真切,這也就讓他在什么樣的人該殺,什么樣的人不該殺上有了自己的準則,用輪回的論調來解釋的話,那就是什么樣的債該在這輩子討還,什么樣的債可以在這輩子消解,其實討還同樣是一種消解,只是別討得過了頭。
在尋易看來,并非所有殺戮都是討債討過了頭的行為,有些債是必須用性命來償還的,只有殺了對方這筆債才能勾銷,那是他欠你的,不殺了他,他無法得到救贖。
隨著經歷的增長,他對泰法仙尊的某些觀點也變得越來越認同了,其中就包括人族修士該遵奉人之道的觀點,而非鴻廣仙尊說的修界之道。對任何未知都心懷敬畏和敢于質疑權威是尋易的性情使然,這種性情的形成既有天性的因素也有見識的影響。
當密布水草的沼澤表面出現了淡淡的霧氣時,一道身影在他左前方不足百里處猛然竄起,朝灰沼深處逃去。
尋易看清了那人正是要緝拿的逃犯,一邊加速急追一邊傳神念道:“你罪不至死,跟我回去尚可活命,再往深處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那人顯然是鐵了心,理也不理的狠命朝灰沼深處奔竄。
尋易的飄影身法剛算入門,打斗中可發揮奇效,在這種追襲中就起不到多大作用了,要捉這個人回去就不能動用更多寶物了,那樣肯定會泄密,所以他只能急催腳下的賊光劍,好在賊光劍也算是件不錯的法寶,至少比對方的飛劍強了不少。
一個逃的急,一個追的狠,沒一會兩人就飛出了數萬里,二人間的距離拉近到了只有四、五里。
“你何苦如此拼命?!追到這你已經可以回去交差了!”越來越濃的霧氣讓逃犯有點膽寒了,他憤怒的向尋易傳出了神念。
“你跑進地府小爺也敢追下去,別心存僥幸了,束手就擒吧。”
“你爺爺我寧死也不會受擒,愿意給爺爺陪葬你就來吧!”那逃犯猛然轉身朝尋易撲來,擺出了魚死網破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