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他現在,集齊了《婆布**》,從三套武功作為對比,便真正統一了修煉理論,從中明悟了它的修煉根本道理。
《天魔策》也是一樣,《道心種魔**》不但修煉艱難,其中道理也相當艱深。
這就是古代的特點吧,有時候一個字能夠當作多種意思使用。如果沒有校注的話,特別沒有師傅進行傳承指點,壓根就是理解錯了一個字就有可能修煉失敗。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
魔法的修煉,同樣也自有一套理論和道理。
只要統一了武功和魔法中的道理,結合了它們的共同之處,就能夠使之完成一定的融合。
郝方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前進方向,這多少也算是一個好收獲。
……
半天后,王世充帶了宇文儒童和楊侗來見郝方。
沒錯,聯系馬吉不必外出,他之所以外出,主要還是為了帶這兩人而來。
這是為了完成與郝方之間的交易!
王世充雖然自私,但他也不算真傻,知道過份得罪郝方,根本沒有必要。
所以,這也算是為了表達誠意的方式。
只可惜,郝方早就看清了此人真面目,并沒有接受這份好意。
當然,應該得到的好處,他也不必減少。
打發了王世充出去,郝方跟宇文儒童和楊侗密談,然后三人都各自微笑,似乎都相當滿意。
為了給王世充制造麻煩,郝方自然是選擇幫助宇文儒童和楊侗一把。
小說中如何不必多說,歷史上宇文儒童為了楊侗確實造過王世充的反,想要將這位幼帝重新扶上龍椅。
只可惜,似乎是失敗了。
郝方并不管他們能不能成功,但只要以此為王世充造成麻煩,讓他更容易失敗,這就達到了郝方的目的。
他也不必多做,只需要提供幾種魔藥,然后指點了他們一番。
繼續留在洛陽,那么最終肯定失敗,畢竟這里可是王世充的地盤。
宇文儒童和楊侗最佳選擇,就是利用王世充將目光放在選帝大會的時候,找機會逃離這里。
然后,選擇一處地方作為起點,以楊侗的身份做文章立起大旗,總歸會吸引到隋朝忠臣來投。
楊廣也算是自己作死,否則隋朝也不會倒得那么快。
三征高麗失敗,確實動搖了國本,但楊廣如果振作的話,還未必就一定會失敗。
他錯在自己太過頹廢,也太信任宇文家,結果就死在宇文化及手中。
宇文儒童和宇文化及并不是一路人,他確實真正忠于楊侗,他這類人確實還不少。
只要得到一次機會,不像是一直失陷于洛陽,失陷于王世充之手,或許還真有機會。
至少,有些投機者未必不愿意投資。
而作為提供了幫助的郝方,很自然也收到了他所想要的東西。
《冰玄勁》和《九龍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