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個時辰后,徐家掌柜從碼頭返回坐船,掛出旗幟,示意大家隨他靠岸。
作為密州數一數二的大海商,徐家在明州港有著廣闊的人脈。
十余艘帆船靠岸后,幾個穿著宋國公服的官吏在徐家掌柜的陪同下,一一登船點檢。
在每人收了徐掌柜或多或少的金餅之后,這些官吏草草的驗看登記了貨物之后,便下船去了。
對于王盛的六搜船上的貨物,只登記了鐵器,藏在底倉的玻璃,轉輪火槍,肥皂等貨物都沒有登記。
接下來,王盛組織人手,按照是市舶場官員登記的貨物貨物的數額,從船上卸下數額十分之一的鐵器,裝上了市舶場運送抽分的馬車(所謂抽分就是抽成,相當于市舶稅),拿到了市舶司的公憑。
有了這張公憑,王盛就能在明州港發賣船上的貨物了。
接下來幾天,王盛在徐家掌柜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些明州坐商,開始銷售船上的貨物。
事實證明,陳憲的眼光還算不錯,他給商船準備的貨物,明州商人都非常感興趣。
無論是晶瑩剔透的玻璃制品,還是不會生銹的鐵器,又或者是大塊的肥皂,都讓本地商人十分看重。
幾天功夫,船上的貨物就銷售了大半,王盛又按照陳憲的要求,在明州市場上采購了一些優質的絲綢,精美的瓷器。
這天,王盛正在包租的客棧院子里算賬,一個昨天購買了不少貨物的明州坐商求見。
這位名叫王瑜的明州商人用晦澀難懂的明州話和王盛寒暄了幾句,幸好王盛少年時跟隨父親跑海,學了不少方言,這明州話也能簡單應付幾句。
寒暄過后,王瑜對王盛說道:“王總管,我的一位大主顧,看了你家的貨物,十分感興趣,想要包下你剩余的貨物,但他想見你一見,不知道王總管可有興趣?”
說完后,王瑜見王盛沉吟不語,他也知道,對方帶來的貨物十分槍手,并不愁賣,他又忙說道:“王總管,我這位大主顧,是臨安來的大豪商,只要你能和他拉上關系,以后你運來多少貨物,都不愁賣了。”
王盛抬眼看了王瑜一眼,露出一個了然的微笑,說道:“既然是王員外介紹的,那某當然要走一趟。”
王瑜聞言大喜,忙起身帶路。
王盛出門前,向自己的警衛隊長低聲吩咐了幾句。
之后,他帶著四個打扮成護衛的警衛跟著王瑜出了客棧,坐上王瑜帶來的兩頂小轎。
王盛的警衛隊長在王盛離開后,就迅速離開客棧,回到船上,很快陳憲的六艘商船上士兵紛紛穿盔帶甲,炮兵準備彈藥,十幾分鐘,六艘船就做好了戰斗準備。
之后,武裝商船又通知了一起的海商商船,讓他們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