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帥的人都是很記仇的。
不過,趙炳森的事情只是小插曲。
對于中潤醫藥公司來說,許斌的那篇論文被《自然》主刊收錄刊登之后,所帶來的影響,才是劇烈而澎湃的。
據茅宇輝匯報,截至1月3號下午四點前,國內國外,就有超過50個電話打進中潤醫藥公司。
基本全是來詢問關于HBRM分子的情況,并且詢求合作的電話。
HBRM分子的價值,沒有人比那些嗅覺敏銳的資本家們更了解,都想搶占先機,來分一杯羹。
對此,因為中潤醫藥公司對HBRM分子的運營,分為專利許可+自主生產,所以,非常歡迎廣大的國內國際的朋友,前來合作。
不出意外的話,近一周,都將是各大醫藥企業前來中潤醫藥公司談合作的高峰期。
……
龍華醫藥公司。
總經理辦公室內,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魏向東聽完副總劉賀明的匯報后,狠狠地拍了下桌子。
魏向東臉色難看道:“他們真這么說,沒有回旋的余地?”
劉賀明嘆道:“武田俊二說這是武田醫藥集團高層的決定,他們可以授權給我們‘體外毛囊胚芽’的專利技術,但卻提出年專利費用20億的要求……”
魏向東罵道:“這群王八蛋小鬼--子,是想把我們當豬宰嗎?”
作為國內新興的醫藥集團,龍華醫藥公司的后勁兒很足,在近幾年的市場碰撞之中,打得國內的許多老牌醫藥企業含著淚、沒脾氣。
2019年,龍華醫藥公司的營收高達236億,雖然與那些醫藥巨頭相比,不值一提,但在新興的醫藥公司中,無疑是一枝獨秀,引領風--騷。
2019年下半年,總經理魏向東看準了生發市場的巨大潛力,所以便打算進軍這個行業。
而在這方面,國內一直做得不好,這是事實,所以魏向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國外。
并且,魏向東的目標不是藥物生發,而是來自日國的植發技術。
據了解,日國武田醫藥集團旗下的研究所,在前段時間攻克了這方面的難關,一篇叫做《自發毛囊胚芽的體外生成,使得大量合成毛囊胚芽成為現實》的論文,引起了魏向東的關注。
經過調查了解之后,龍華醫藥公司接觸上了武田醫藥集團,表示想要獲得這種大規模量產體外毛囊胚芽的專利技術。
買斷是不可能的,只能拿到專利授權,對此,魏向東也不介意,只要價格合適就行。
可是,這幾天和武田醫藥集團的人談下來之后,他們那漫天要價的行為,讓魏向東大為惱火,若不是實在覺得這項技術有前途,他早就和這群人翻臉了?
劉賀明道:“武田醫藥集團方面的要價,確實貴了,他們也是吃定了我們對這方面需求,所以才敢獅子大開口,魏總,實在不行,咱們要不然就放棄這個項目吧……”
魏向東目光閃了閃,搖頭道:“不行,這個體外毛囊胚芽的專利技術太霸道了,只要拿下來,植發行業都將因此被顛覆。
你要知道,未來的華夏是‘脫發的時代’,現在全國有超過兩億男女都被脫發所困擾。
而真正有效可以解決脫發問題的技術,卻不見蹤影,唯有毛囊移植才能扛起大旗……”
劉賀明糾結道:“可他們的要價太貴了,一年20億的專利費用,能不能回本都是未知數啊……”
魏向東揉了揉太陽穴:“你先出去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劉賀明見狀,微微一嘆,最終也沒說什么,轉身便往辦公室外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