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通過外加電場的作用,讓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攜能電子轟擊原料分子,比如氯代烴和碳化鈣等。
然后,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接著便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的原料分子轉變為特定的目標分子,如富勒烯C60。
這就是富勒烯的制造原理。
當然,說起來簡單,但其中涉及的技術精度和復雜程度,令人望而卻步。
沒有專業的公式算法和技術難點解析,要想造出這種等離子聚合裝置,還需要專研二十年。
而且,這種富勒烯裝置的技術高度,并非只在于解決了C60的制備問題。
在分離和提純上面,這種裝置也是進行了很好的解決。
一臺富勒烯裝置,便可日產富勒烯C60達噸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一旦這種裝置問世,整個富勒烯產業的規則,都將因此而被改寫。
“價值100萬消費值的寶貝,可算是到手了!”
江博興奮地搓了搓手,心里已經開始計劃起了怎樣以最快的方式,把這種富勒烯裝置弄出來了。
“到時候,這種裝置一臺賣它三千萬,不,三千萬怎么能配得上這種黑科技產品的逼格呢,至少得一臺三個億吧?要不然再貴點?”
到底是直接走上游路線,像A**L一樣單純賣裝置呢。
還是走吃獨食的路線,不賣裝置,自己制備來量產富勒烯,然后倒賣富勒烯C60,把這個行業直接壟斷。
江博現在還沒想好。
吃獨食是會被打死的,但這種獨食吃著香啊,富勒烯C60不像HBRM分子,剛開始時需要大力宣傳,然后才能取得市場。
現在這個時代,本就有很廣大的富勒烯C60的市場,只要有貨,只要價格合適,就有市場能吃下。
所以,一臺日產噸級的富勒烯裝置,保守估計一天可以賺上億RMB。
盡管數量一多,價格會下跌,但前期搞個兩三百億揣在兜里,應該并不難,再多的話,市場反應過來了,就沒那么容易了。
說實話,這么大的蛋糕,江博有點不太想分給別人吃,就算自己吃撐死,他也是愿意的。
不過,這些都是以后的事兒了,現在才剛剛釣到圖紙和技術,距離把富勒烯裝置搞出來,差著十萬八千里。
從成立公司,到組建工廠,到招收技術人員,再到技術人員把資料研究透徹,采購相應的器件,搞出第一臺富勒烯裝置,估計得好幾個月以后去了。
這玩意兒不比健康手環那么小,單純是可申請的知識產權,就高達八百多項,整體所涉及的專利技術,更是有三千多項。
制造出來,肯定是個龐然大物,江博估摸著,應該比卡車還大吧?
所以,一時半會兒肯定是弄不出來的。
不過也好,這便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去權衡和思考,該是吃獨食呢,還是不吃。
平復一番心情后,江博目光動了動,開始查看最后一樣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