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平點頭回道:“沒錯,我正好打算說這事兒,但是,在這之前還面臨著一個比較硬性的問題。
因為AI的超深度神經網絡結構,驅動起來頗費內存,考慮到如果有大批玩家進入,運算速度會呈指數級增加,我們現在的HPC集群,根本無法做服務器。
所以我們需要為這款游戲,搭建新的大型服務器甚至超大型數據中心,來處理玩家和AI交互時的數據,而這恐怕得花不少錢……”
江博道:“錢不是問題,該花的花,不夠了通知我,我來想辦法。”
“那這方面就沒問題了。”
之后,三人又聊起了游戲的運營路線,一致的看法,都是不找運營商,自己獨立搞!
侯旭問道:“游戲發布的時間,有研究過嗎?”
馬靖平點頭道:“我和我手下的干部討論過,大概在兩個月后,滬上會舉辦一次智能產業大會,這個平臺很不錯,是一個很好的曝光渠道,我們打算先去那邊蹭蹭熱度,爭取一炮打響。
而這兩個月,用來搭建一處新的服務器,時間上應該來得及,后續服務器還需不需增加,看具體玩家的人數來定。”
略過以上話題,江博又提到了關于強AI的事情。
“我記得之前通話的時候,你就說強AI已經搞出來了,有這回事兒吧?”
馬靖平精神一振,笑道:“當然,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強AI問世的時間,比隨身女友還要早,因為只有強AI的基本邏輯框架做出來了,我們才能進一步把隨身女友開發完善。
因此,三個多月前,強AI就已經做出來了。
我簡單介紹下吧,基本的框架,包括了五大板塊。
AI的認知結構、思維層次、學習單元、多元知識管理系統和邏輯處理系統。
這些板塊,都被我放在了超深度的三維神經網絡系統中,而且,受益于老板之前給的設計方案,我還運用了一種新的機器語言。
這種語言就像是密碼本,只要不公布出去,就算把源碼和框架結構放在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專家面前,給他們一百年的時間,他們也無法完成破譯。
這樣邏輯框架下的AI,具備了感知、推理、學習、聯想和決策等思維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模擬人類的思維運轉方式,完全達到了強人工智能的級別。”
說著,馬靖平又拿過他的專用筆記本電腦,連接上機樓的HPC集群,為江博和侯旭演示了一番強AI的強大功能。
在侯旭和江博看來,已經非常出色的強AI,在馬靖平這邊卻是:
“目前的強AI,在自主意識、感知、臨時問題處理、自主學習和外層結構優化方面,都已經達到了非常出色的地步。
不過,以現在的框架看,還有十分寬闊的進步空間。
按照眼下世界的發展軌跡,把這些強AI定向培養成對應各個領域的人才,服務全人類,進一步解放人類的生產力,是必經階段。
比如,讓它們成為司機、律師、公司職員、銷售員、清潔工、飼養員、農民、教職工等等。
當然,這得機器人方面的硬件科技有突破之后,才能成為現實。
但我們完全可以先培養出相應的強AI,甚至機器人這塊,有余力的話,我們自己也可以做一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