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華夏在核聚變領域的最高成就,由EAST裝置保持,實現了控制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記錄。
這個記錄保持了三年多,到現在依舊是世界第一。
不過,據EAST那邊反應的內部數據顯示,在等離子體物理診斷系統和全局控制系統方面,因為一直做不到最優,所以在現有的硬件設施上,把控制系統完善了,核聚變的運行時間都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而大概在明年一月底前后,美國那邊也會有一座磁約束核聚變裝置問世,這是繼押寶慣性約束搞出NIF之后,美國又把目光拉回到了磁約束核聚變領域。
聽說,這玩意兒有不小的技術突破,為的就是要打破EAST之前創造的世界紀錄,重新確立美國在核聚變領域的領先地位。
雙方都是超級大國,在這方面的較量尤為顯著,國內一方自然是不會把核聚變領先之后帶來的大好國際形勢拱手相讓。
不僅僅在激光點火上立了項,現在童旭川手下的‘環流三號’核聚變實驗裝置,就是為繼續領先美國而造的。
當然,在阻擊對手的同時,也是在為CFETR的前期研究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兩手都在抓。
而先前的時候,童旭川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把握讓環流三號領先于美國的新裝置,因為雖然難題解決了很多,但欠缺的地方依舊不少。
但現在,如果有了AI做控制系統,童旭川的把握,便立即上升了好幾成。
只要美國方面沒有彎道超車的技術,那核聚變研究領域的領先,也依舊是屬于華夏的。
面對童旭川這番話,江博笑了笑,馬靖平則回道:“童院長,我們公司也非常愿意在這方面與您研究的項目進行合作,但現在也不是談論這個的時候,等交流會結束后再說吧。”
“好好好,這是大事,不急不急。”童旭川滿面紅光道,也知道這種事情急不得,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弄好的。
……
對于一眾專家而言,這次的訪問交流,其實要說是來黑骨頭學技術的,那不可能。
因為時間太短了,也學不到什么真材實料的東西。
況且,涉及強AI的設計和結構框架,都是公司機密,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就傳授于人。
現在是法治社會,做事情當然要按照法律法規來,哪怕官方的人也不能強買強賣,這是游戲規矩。
所以,組織這次交流的目的,其實也很純粹,就是為了讓各領域的專家們,前來確定黑骨頭強AI技術的高度。
然后好根據情況,在各領域的產業上做出調整,并與黑骨頭進行合作,搶先嘗嘗強人工智能這塊蛋糕的滋味。
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與黑骨頭1號的交流和問答后,所有人,都已經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且還確定了一個事實
——黑骨頭的強AI技術,已經可以大規模普及,并且商用了。
強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