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環流三號停止運行,數據出來了。
6000萬度,運行了116秒!
這是一個突破,相較于EAST,在等離子體的溫度和約束時間上,都有提升。
但是……
“比120秒還少了4秒,果然啊……”童旭川嘆了一聲。
環流三號的溫度要求是6000萬度,甚至更高,這是不能降低的標準,時間上,在得知美國那邊的新裝置是120秒后,童旭川就把目標定在了120秒以上。
但心里卻沒底。
今天這一測,和他預想中的差不多,雖然溫度高于人家,但約束時間上卻缺少了。
“不過,沒事兒,剛才只是第一次測試點火,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點火……”
童旭川對負責人道:“讓人趕緊檢查下偏濾器的情況,如果合格的話,注入燃料,進行第二次點火,這一次,把控制權交給AI!”
“是!”負責人應了一聲,連忙就把工作安排了下去。
為了做好保障,這一安排和檢查,就是五個多小時。
晚上11點25分,環流三號的控制室里依舊燈火通明,人滿為患。
突然,控制室的大屏幕上閃爍起熒光,由黑骨頭科技公司研發的‘環流三號管家’AI,接管了環流三號的控制權。
下一刻,室內眾人的耳邊,響起了AI合成音,雖然可以做成正常人聲,但當時童旭川沒那么要求,表示人還是要和機器有點區分。
“正在請求鏈接超算中心……請求完畢,鏈接成功……
正在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完畢,無故障……
正在自動輸入核聚變指令……輸入完成,燃料注入成功,請童旭川院長下達點火指令。”
童旭川開口問道:“確定一切都沒問題了嗎?”
AI回道:“您放心,一切檢測完畢,并無差漏,請您下達點火指令。”
童旭川:“既然沒問題,那就點火吧。”
AI:“即將開始點火,倒計時5秒,5,4,3,2,1,點火!”
“點火成功,輔助加熱器運行正常,制冷設備運行正常,超導體磁力正常……正在分析環形通道的升溫情況,請看實時動態曲線圖……”
大屏幕上,很快出現了一幅幅裝置內各設備性能的曲線圖,這是下午測試時所沒有的東西,因為原系統做不到實時監測,但強AI可以。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很快,環形通道內的氘氚離子的溫度,達到了6000萬攝氏度,并在電場的驅趕下,瘋狂地跑動起來。
“……已完成低動量條件下的加熱和電流驅動下的輸運,正在精準約束控制等離子體,1s,2s……
等離子體未與偏濾器相互作用……
核聚變已發生,瞬態熱沖擊0.2GW/m2,鍋爐接受能量中,泄洪通道已開啟……
穩態約束時間100s……穩態約束時間116s……穩態約束時間12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