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運氣好了,還真就容易心想事成。
距離江博上次和柯鵬談話,剛過去不到一周。
5月13號這天,中午12點,李開山那邊便傳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李開山帶領他的實驗團隊,在相關技術資料以及兩臺原子級加工機的幫助下,通過不斷試驗和調整,終于讓紫外激光脈沖的脈寬,越過了飛秒的層次,直接深入到了阿秒層次,僅有82阿秒!
盡管這種程度的脈寬,還不算是世界最最頂級,但問題是這種脈寬的激光脈沖,是按照可以商用的標準來進行研制的。
換而言之,這種脈寬82阿秒級別的紫外激光脈沖,可以做成相應的新式激光脈沖設備,用到富勒烯等離子聚合裝置上面去。
事實也正如此,激光脈沖的不僅僅是脈寬突破到了100阿秒級以內,除此之外,李開山和他的團隊也已經可以把這種脈寬的激光脈沖設備的功率,做到10MW級別了。
看起來有點巧?
那是自然的,因為這種功率和脈寬的激光脈沖設備,正是鄭守義此前提到的噸級富勒烯裝置的核心部件。
在不提升裝置功率的情況下,10MW左右的富勒烯裝置,要想日產量達100噸,需要紫外激光脈沖設備的脈寬,達到富勒烯C60的靶向擾動脈寬。
而這個靶向脈寬,便正好是82阿秒!
李開山在接手光學實驗室后,便按照鄭守義所給的82阿秒脈寬的目標,從而進行實驗。
在原子級加工機和【超短超強激光技術】資料的幫助下,如今,終于完成了。
榮達科技公司,光學實驗室的地下研制中心。
江博接到消息后,便迅速趕到現場,除了李開山以外,鄭守義此時也在。
通過再次詢問,江博從李開山口中得知,這種脈寬82阿秒的紫外激光脈沖的制備方法,已經全數被他掌握。
江博笑道:“非常好,李教授,這段時間辛苦了。”
李開山笑著謙虛了兩句。
江博問道:“李教授,現在脈寬和功率都已經基本搞定了,不過,我想知道量產和成本又是個什么情況?”
李開山回道:“量產不是問題,雖然大規模生產有些難度,畢竟是超高端的精密設備,但滿足老鄭那邊的富勒烯裝置的供應,還是綽綽有余的。
成本的話,要看功率,一臺10MW的功率的設備,大概500萬左右,1MW的話也就50萬上下。”
“這么便宜?”江博目光閃爍了下。
鄭守義接過話道:“比起從日國那邊進口的激光脈沖設備,確實便宜了不少,而且脈寬也是關鍵。
一臺82阿秒,1MW功率的激光脈沖設備,造價才50萬左右,但卻完全可以用來替換100公斤級裝置里的那10臺100飛秒1MW功率的激光脈沖設備。
換句話來說,換上老李這邊的激光脈沖設備后,100公斤級的裝置,一臺的造價不超過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