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賀天強介紹,銅烯這種材料,實際上并不新奇。
一般情況下,如果把石墨烯粉末加入銅金屬之中,銅導線的導電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當然,這種提升并不大就是了。
但是,如果以單層石墨烯薄與銅薄膜進行螺旋狀纏繞,組成復合材料,哪怕石墨烯與銅的比例只有1:1000,也能把載流子速度和濃度,較單獨的銅導線提升上百倍。
理論上,銅烯可以做到銅的1萬倍以上的電流承載極限。
這意味著電能傳輸效率將會大大提高,而且這種時候銅烯的電阻極小,輸電的損耗也會隨之大大降低,雖然達不到超導體的無損耗輸電,但電流承載能力卻遠遠超過現在地球上的任何超導體。
不過,可惜的是,銅烯這種材料不適合做超導體,因為其變成超導態的溫度閾值,只有幾十K,也就是零下兩百攝氏度朝下。
但不管如何,從實驗結果和材料性質上看,銅烯都絕對是未來電力電纜最佳的材料選擇,沒有之一。
要知道,現在華夏每年輸電時的電量損失,都非常龐大,具體是多少沒個具體統計,反正肯定不少于1000億kwh。
當然,現在的黑骨頭不拿它去做輸電的電纜,只做秒充器的電導線。
據賀天強的測試結果顯示,一根石墨烯與銅比例1:1000制成的1平方規格銅烯,最大能承載的電流強度,可達1K安,在家用電壓下,能負載220kw的功率。
已經完全可以用來做秒充器的導線,并且遠遠要不完。
材料是好材料,制作也不難,不過放在地球上,恐怕除黑骨頭集團以外,別的企業也弄不出來。
畢竟,他們可沒有量產石墨烯的技術。
現在碳材公司那邊的兩臺石墨烯打印裝置,年產量達73噸,按照1:1000的比例,再考慮制作過程中的損耗問題,完全可以制成5萬噸銅烯。
用來做秒充器的導線,綽綽有余。
而且,銅烯制作起來也并不難,賀天強說的是螺旋纏繞,實際上就是銅金屬和石墨烯一層夾一層堆疊起來,不讓石墨烯與石墨烯接觸變成雙層、多層石墨烯,并且中間不留縫隙就成了。
銅烯的技術攻克之后,在臨時搭建的廠房里,通過幾名AI機器人的平穩且精準地操作,短短三天時間,就制成了上百公斤銅烯。
而賀天強那邊,也成功地把銅烯與秒充技術結合,造出了一些超大功率的秒充器。
把一塊容量1萬毫安時的手機電池的充電時間,成功地控制在了10秒左右,當然,還可以更短,但沒必要,10秒就已經夠短了。
甚至實驗室里有的研究員還提議,因為10秒充滿一塊1萬毫安時的電池,實在是太過于驚世駭俗,不如改成60秒吧,60秒以內的都當做技術儲備,豈不是更好?
這種資本家薅羊毛的做法,確實不錯,但沒必要。
一平方規格的千分之一比例的銅烯材料,就已經可以達到220kw負載功率了,把10秒改成60秒?自欺欺人罷了,只是一個變壓和變流的問題,很容易解決,沒什么技術含量。
秒充技術的問題得到完美解決,兩天后,江博直接飛了燕京。
燕京這邊即將召開的新能源產業大會,他是得去看看的,聽彭立國說,這次的能源產業大會,不但要開大會,還要展覽產品,游客和媒體都非常多,是一個極佳的曝光渠道。
江博非常想知道,當人們發現‘鋰空電池和秒充技術’結合在一起之后,會是怎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