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聚變這塊,任何不談論Q值的核聚變研究,都是在耍流氓。
忽悠下外行還可以,但稍微懂點核聚變知識的人,都知道Q值是核聚變能否走向民用和商業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所謂的Q值,就是指核聚變的能量增益因子,代表著輸出能量和輸入能量的比值,比值自然是越大越好。
按照ITER的標準,要想達到建立核聚變反應堆的地步,Q值必須大于5,不然核聚變發電的效益永遠為負數,什么無限能源,都是笑話。
而因為華夏在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較一般,目前環流三號才堪堪達到1,與美國的D5D裝置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east那邊呢?他們的研究有沒有突破?”童旭川問道。
“east的約束時間,才剛剛過500秒,還不如我們高,不過他們的Q值倒是做得比我們更大,達到了2.3,但還是沒法和美國的D5D比較,甚至連ITER的標準也達不到。”
“他娘希匹的!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啊!”童旭川嘴里罵了一句,“之前的時候,燕京那邊一群人不是在吹美國的磁約束核聚變不行,我們的磁約束核聚變領先全球嗎?
可現在一看,就是這樣領先的?
丟不丟人啊!要不是知道事情沒那么簡單,我當時都差點信了。”
不滿地吐槽了一通,童旭川終于冷靜下來。
他緩緩撐起身子,在辦公室內踱步了半分鐘,對陳洪吩咐道:“讓下面的人加緊研究,既然美國已經在核聚變領域率先做出突破,我們也不能落后太多了,必須得趕上去。”
“是。”
“另外,你注意留意下燕京方面的情況,美國人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鬧得全網都是核聚變的新聞,肯定會有下一步的動作,指不定到時候會來燕京搞事兒,一旦有消息,立馬通知我。”
“明白。”
“還有,給我訂一張明天上午的機票,我要去east那邊走一趟。”
“好的老師。”
……
關于核聚變的問題,網上鬧得沸沸揚揚,言論和觀點層出不窮。
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反正什么樣的都有。
甚至,還有些人憤怒地把這事兒歸咎到了黑骨頭集團的頭上,表示如果不是黑骨頭光想著賺錢,也不至于把富鐵出售給美國,讓他們這么快就在核聚變領域取得了大突破。
假如他們沒有富鐵材料,核聚變的研究一定不會達到現在這種高度。
對于這些沙雕話,江博看了之后也只笑笑,無知者自然可以無腦噴,但他永遠也只能活在想象中,說起來也是怪可憐的。
網上的言論,并沒有給江博帶來什么影響,不過,一些該重視的事兒,還是必須得重視。
核聚變的競賽已經打響,美國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場比賽就結束了,只要奮起追趕,在這場競賽游戲結束之前,黑骨頭是有機會贏的。
至于國內方面的核聚變研究,江博不靠他們。
當然,也靠不住。
主要是不管環流三號,還是east,都不可能向黑骨頭輸送核心技術。
黑骨頭始終是民營企業,和童旭川等人的研究隔著一層板子呢,難以輕易逾越。
不過沒關系,作為一家開了掛的企業,彎道超車這種事兒黑骨頭已經干過不少次了。
這一次,也不是沒機會繼續彎道超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