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5:沒用的,雙方的質量不在一個量級。
專家6:唉,要撞上了……
就在專家們的情緒都十分低迷之時,畫面上出現了驚人的一幕。
一束亮度比太陽還高不知道多少倍的激光,忽然從激光器的頭部噴發,直射正對的小行星的頭部。
接著,只見那束激光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開始旋轉,迅速將小行星正面能照射到的所有表面,都給照射了一遍。
然后,專家們發現五分鐘過去了,小行星和激光器居然還沒有撞上,而且距離還在不斷拉開。
原來,是激光器利用激光的反推力快速減速了,然后開始反向加速,在短時間內便與激光器的速度方向保持一致,而小行星因為被大量高熱度的激光所照射,表面的物質瞬間氣化,產生巨大的反推力,使得小行星減速。
專家們搞清楚原理之后,一個個激動不已。
專家1表示這個想法太好了!
專家2說也太先進了。
專家3說屏幕上顯示了,小行星正在以9m/s2的加速度進行減速,如果一直保持這個加速度,最多,最多……
專家4:最多45分鐘,小行星就會被逼停在距離地球140萬公里的太空中。
專家5淚流滿面:這太好了,歐洲有救了!
專家6擔憂道:但是,會成功嗎?逼停一顆動能相當于42顆1億噸當量核彈爆炸的小行星,需要花費多大的能量,你們沒有算過嗎?
專家7補充道:而且,用激光照射,讓熱能轉化為動能,損失起碼超過了70%,需要的能量將更多,不止是42枚,而是至少140枚……
所有人的專家都陷入了沉默中,甚至有人還指責激光器,為什么不選擇側向照射,只要讓小行星的軌道偏移了,不就行了嗎?
時間在靜靜地流逝,十分鐘后,專家們發現那束刺眼的激光光束,依舊還在閃耀和旋轉著。
二十分鐘后,三十分鐘后……整整兩個小時后。
激光的光束消失了,而屏幕上方,也給出了一個令人許多人失聲痛哭的數據,小行星的速度為-2m/s,它沒有被逼停,但是它卻以2m/s的速度,在遠離地球。
和專家們計算的不一樣,太空激光器花了兩個小時,才讓小行星從9.2萬千米每小時,變到了-2m/s,也就是7.2千米每小時。
要想徹底逼停小行星,那太難了,因為小行星表面膨脹的氣態物質在太空中根本就無法準確計算和掌握,屬于混沌系統,連量子計算也計算不了。
所以,太空激光器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是極限了,7.2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只要沒有外力加持,給它一百年的時間,它也最多只能跑630萬公里遠。
這個距離,在廣闊的太空中,幾乎不能算是距離,和被逼停了沒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