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太陽逐漸落山,申縣城中,一些人的心情變得不好起來,因為出城去追緝百越逃奴的那批楚軍還沒回來。
剛開始時,這些人比較鎮定。
畢竟不過是一幫百越逃奴而已,雖能趁著看守他們的楚軍不備,反叛逃走,但絕不是數百裝備精良、久經訓練的楚軍騎兵對手,追緝的楚軍沒回來,也許是正在樂呵著呢,遲早會回來的。
可隨著時間推移,這批楚軍還沒回來,這些人的心情慢慢不好起來,他們會開始猜測追緝的楚軍是不是發生了什么意外?是在山里遇到了百越人的埋伏?還是有韓軍偷偷越過了邊境?
在韓楚邊境駐扎的韓**隊可是那位被稱為“血衣侯”的部隊!
申縣駐扎的楚軍上萬,損失數百騎兵不是什么大事,問題的關鍵在于這數百騎兵損失的原因。
此不得不察,不得不防。
再者,這里可是韓楚交界之地,非常重要,發生這樣的事可得小心,申縣方面遂很快派人去探查。
主要是探查韓國方面,看韓國邊境的軍隊最近是否有調動,因為韓國是一個國家,有成建制的軍隊,威脅最大。
其次是藏在山林中的百越人,有可能就是那群復國之心不死的百越高層想搞什么大動作,這個可能性還很高,百越奴隸叛亂就是他們煽動的。
至于其他因素,申縣方面也不是沒考慮,只是沒太過考慮。
這非常正常,在這片地區,最大的勢力就是韓國和楚國。說實話,除了韓國駐扎在邊境的軍隊能引起申縣方面的楚人重視外,其他人都不是那么值得注意,那群亡了國的百越人也不過是一群逃到山里的小老鼠而已,不足以讓他們過分注意。
在沒得到探查結果前,申縣方面開始戒嚴了,城門關閉,城墻的守衛比平常多了幾倍,一隊隊楚軍在街上巡邏,軍中的探子在申縣周邊散開,以便在有敵人攻來時,盡早發現、盡快通知,駐扎在申縣、職位最高的楚將在營中聚將,以待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
不只楚軍中的探子在行動,楚國的武林人士也在行動著。
申縣方面的反應自然被在山谷營地的梁愛國等人看到了,明白這是他們打掉那數百騎楚軍所帶來的后果,更加強了山谷營地的警戒,同時令偵察組組員二十四小時密切監控申縣方面。
申縣是楚軍一方,還有一方也是本次事件的重要參與者,甚至這次事件就是他們搞出來的。
這些人便是煽動百越奴隸們叛亂的那些人!
他們也是百越人,不過比之于被楚軍抓去、當作奴隸的百越人,身份要高貴得多,他們是百越貴族,或者說統治階級。
當然,都不是百越人中的大貴族,都是些小貴族或者替百越高層們辦事的走狗。
他們煽動百越奴隸叛亂,目的自然不是真的為了讓百越奴隸們從楚人手中解脫,而是為了給楚軍制造麻煩。
百越奴隸們叛亂如果能夠成功,當然是好,他們還可以趁機宣傳給其他百越平民看:瞧,正是有我們英明神武的指揮,才解救了同胞們出來呢,所以你們這幫平民聽我們的,服從我們,肯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