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營地先滅韓再攻楚,自然不是一時腦熱而做下的決定,而是從多方面考慮后做出的戰略布置。
這世界所處的時代雖然跟大夏歷史上的戰國末年很像,但也有很多不同,其中一個不同便是這世界的七國跟大夏歷史上的七國不同。
如果比較這世界的七國和大夏歷史上的七國地圖,可明顯看到,兩張地圖上,七國的領地有些不同,趙和秦領土面積被減小了,楚和韓的領土面積被增加了。
而且,各國的疆域分布也有問題,如在大夏的歷史地圖上,韓與趙、魏、秦相鄰,被夾在中間,并不與楚相接,且韓幾乎是被秦和魏分成了兩部分,而在這世界的七國地圖上,韓是看起來非常完整的一塊,其與秦、魏、楚交界,并不與趙接壤。
以這世界七國原本的位置來看,韓、楚及秦國的一部分領土可算是南方,而趙、齊、魏、燕及秦的另一部分領土則算是北方。
山谷營地之所以先滅韓再攻楚,一是韓和楚就在山谷營地的領地周邊,對山谷營地威脅最大,山谷營地想要對外發展,也必須要解決掉他們;二是山谷營地想要先一統南方,以南伐北,這是山谷營地制定的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計劃!
其實,“裂秦”計劃就已是這個戰略計劃的開始,將秦國分裂成北秦和南秦,南秦是山谷營地扶持起的一個勢力,雖現并未由山谷營地直接管理,但山谷營地對其影響極深,已難以擺脫山谷營地套在其身上的枷鎖,也可算是山谷營地的勢力范圍。
山谷營地現滅韓攻楚,把韓國和楚國都拿下,等同于說整個南方已在山谷營地的勢力范圍內,半邊天下已屬山谷營地。
制定這個戰略計劃有三個主要的原因:其一自然是楚國和韓國離山谷營地領土太近,不打他們打誰?二則是南邊國家少,只有韓國和楚國,勢力成分不算特別復雜,攻取后處理起來不會過于困難;其三是滅韓攻楚,可讓其他幾個國家感受到山谷營地帶來的壓力,這樣能讓他們聯合起來,集中力量對付山谷營地。
山谷營地可不怕這些國家搞出什么合縱聯軍,想的還正是讓他們聯合起來,所以雖知道楚王負芻和一眾楚國王公貴族要逃,也故意裝作不知道,任由他們跑向北方。
這樣做,一是想讓楚王負芻跑到北邊,然后聯合各國搞出合縱聯軍;二是楚王負芻跑去北方能產生一個效果,即可讓那些仇視山谷營地的人集中起來,楚王負芻都跑到了北方組織抗夏,那些仇視山谷營地的人有很多肯定也會將北方視為抗夏的大本營,跑到北方去,這方便山谷營地一同解決;三是楚王負芻和一眾王公大臣跑了,山谷營地可以此做文章,來收攏楚國民眾的民心。
楚王負芻跑路后,山谷營地對楚國的攻伐不停,兩天后,山谷營地已攻占了楚國各大城池,幾乎將楚國全境占領。
跟攻下韓國的各大城池后一樣,山谷營地開始穩定攻占下來的地盤,爭取楚國民眾的民心,樹立自己的威望。
山谷營地先給楚國民眾播放的是楚王負芻和楚國一眾王公大臣在行宮大殿中計劃逃跑時的場景,當然不是原版播放,而是“稍微”做了些修改。
大夏現在的技術比十多年前更加先進,啥AI換臉早已是落后的技術,編輯合成一個不存在的人出來都已是尋常。
山谷營地便將楚王負芻和王公大臣的表情、動作、語言進行了修改,不再是原版視頻里那種迫不得已才丟城棄民而逃,而是成了將楚國民眾視之為豬狗牲畜,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