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些消息后,六國高層決定奪取巴克特里亞。
根據男爵記憶提供的情報,巴克特里亞的都城巴克特拉的守軍有五萬多人,可六國本次大遷移所帶來的軍隊多達五十多萬,近十倍的兵力對比,且六國都很有自信,一群番邦異族的軍隊,如何能是我等對手?特別是秦軍,自詡除了大夏人的軍隊,縱橫天下,難有敵手。
六國聯軍向著巴克特拉出發,這么大規模的行軍,行軍速度又不像山谷營地軍隊那般快,六國聯軍的動靜自然被巴克特拉中的巴克特里亞王公貴族知曉了。
巴克特里亞現任國王名叫歐西德穆斯,這人今年剛殺王上位,登上王位還不久,國內的爛攤子都還沒擺平,沒想到就遇上了這種事,剛得知消息時,歐西德穆斯非常驚訝,認為這不可能,差點以為這是個假消息,因為哪里來的這么支軍隊,還是異族?
等消息確定后,歐西德穆斯也不遲疑,能殺王篡位的人物,怎會猶豫遲疑,他立即派軍隊對異族軍隊進行阻截。
巴西特里亞原屬于馬其頓王國的一部分,也是希臘化國家之一,其國家軍隊自然也深受馬其頓王國影響(注:在《秦時明月》里出現的外**隊不是羅馬軍隊,應該是馬其頓軍隊),當六國聯軍行進到巴克特拉不遠處,便看到了在城外阻擊他們的巴西特里亞軍。
六國聯軍看到,這些異邦士兵穿著十分特別,他們頭戴著金色的頭盔,頭盔上有一根像彎曲的角一樣的東西,這東西上綴著紅纓,他們穿著盔甲,盔甲和頭盔顏色一致,并沒有覆蓋上半身全部,而是只護住了胸,卻將兩只胳臂裸露在外,下半身則更不是啥鎧甲,而是柔軟材質的小短裙,兩條大毛腿白花花地裸露在外。
他們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根很長的矛,還持著一面小圓盾。
這些是步兵!
而那些騎兵跟步兵有所不同,他們全身覆鎧,連臉都被蒙在了頭盔后,一個個手中也持著一根長長的矛。
這樣的軍隊是六國聯軍從未見過的,六國聯軍的總統帥是李牧,而各**隊分別的統帥有蒙恬、項燕等,李牧道:“小心,這種軍隊定有其特別之處,不可胡亂沖鋒,先以箭陣試探,探一探其底細。”
蒙恬和項燕此時尚年輕,李牧既是幾人中最年長之人,也是戰功最顯赫、聲威最高之人,很受蒙恬、項燕等尊敬,聽他發言,紛紛應道:“遵命!”
稍后,一支支箭矢從六國聯軍陣地發出,向著巴西特里亞軍陣射來,只見巴西特里亞軍陣里的軍官喊著什么,整個軍陣的巴西特里亞士兵動作整齊劃一,立刻舉起圓盾擋在前方,形成一面巨大的盾墻。
箭矢落在盾墻上,砸得“乒乓”“砰砰”的作響,可完全沒有作用,被盾墻給擋住了。
步兵以圓盾組成盾墻擋箭,那些身披重鎧的巴西特里亞騎兵則幾乎無懼這樣的箭矢,且隨著一名騎兵軍官發令,他們竟反而對六國聯軍大軍發起了沖鋒。
“散開,以輕騎襲擾,不可與之硬撼。”
李牧眼光老到,自然能看出這種重鎧騎兵沖鋒的恐怖之處,這玩意兒就是這時代戰場上的重型坦克,與之硬撼,那是頭鐵的行為。
不過重鎧騎兵雖然沖鋒起來很猛,但其一身重量讓坐騎的負擔很重,不能長久出動,且在戰場上的靈活性不如輕騎兵,若陷入鏖戰或被放了風箏,重鎧騎兵必然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