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下我的意見。”
申楊開口道,他支持開門。
申楊看過了拍回來的飛船照片,一眼便認出那飛船是電影里的普羅米修斯號,但總不能直接給大家說這飛船叫普羅米修斯,里面裝了十六個異世界人類外加一個生化人,這幫人其實莽得不行,沒必要這么擔憂。
這種理由是沒法講出來的,何況電影歸電影,只能作為一部分的參考,未經檢驗,不能真當成實際的情況,萬一那些異世界人類不莽呢?他們的科技遠比電影中更加發達呢?
他道:“我支持開門,但不是現在就開門。”
申楊看了眼在座諸人,接著道:“其實,諸位都明白,我們現在討論的這件事是一個未來的決策。”
“之前為了應付這種突發事件,我們在那邊做了物資預留,根據當初的計劃,預留的物資大概能支持那邊的人員生存兩年,也即是我們不必要立即開門,可等到兩年后再開。
所以,我們現在是提前在討論這件事,但這件事確實有在現在就討論決定的必要。
這兩年時間很寶貴,必須爭分奪秒,努力提高我們自身實力,我們要記得那邊還有我們的同伴、我們的同胞在等待著我們,這兩年有多努力,我們的實力能獲得多大提高,將決定我們開門的底氣有多足。
所以,我們在一開始就要有這種緊迫感,努力去做。
不做不試,怎么知道不可能呢?
其次,多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我知道大家決定不開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擔心我的安危,但大夏沒有拋棄同胞的傳統,我也不希望這種事因我而發生,不拋棄、不放棄才是大夏的精神。
我的安危固然重要,但大夏這種精神傳承更重要。
大夏非一人之夏,而是億萬大夏人共同凝聚才有的夏,我們必須保持這種凝聚力,大夏才是大夏。
我們今日決定不開門去救那邊的人員,其他人員會怎么想?他們是希望我們是去救,還是不救?而且……”
申楊停頓了下:“正如嚴委員所說的一樣,如果有下一次呢?
凌委員說我們可以開發更高智能的機器人代替我們的人員,但機器不可能完全替代我們的人員。
如果再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又要重新拋下同伴求生?
從理智上來講,這合理,畢竟舍棄了一部分個體的利益,保全了主體利益,但大夏之所以為大夏,不是因為我們的理性,而是我們眾多人有共同的感情和精神。
我們今日若決定拋棄那邊的人員,我們就失去了大夏一直以來所傳承的這種精神,那對大夏而言,十分危險。國家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魂,國之魂者,立國之本!(注:這句話是抄來的)”
聽著申楊的話,眾人皆是一臉嚴肅。
申楊繼續講著:“有一位對我很好的長輩,他在去年已經離世。
這位長輩生前有一個心愿,他希望我能一直陪著大夏,如果某朝一日,天夏建立,而他不在了,讓我記得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