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了,他們許多人都以為此生不能再回去,與親人不能再相見。
可原來大夏沒有忘記他們,現在來接他們回家!
“站長,那邊派機器人過來接我們了!”有人激動地向站長道。
站長點著頭,連聲道:“我知道!我知道!”
“終于可以看到萱萱了。兩年了,她又大了兩歲了,我還答應了帶她去動物園看枯魚和大鯤……”有人想起自己的女兒,兩年未見,也不曉得女兒長得多高了,是胖了還是瘦了,還認不認得他這個爸爸。
“兩年了,終于可以回家了!爸、媽,兒子不孝,我回來了!”有人想起自己的父母,禁不住熱淚盈眶。
離別久,才知相聚之珍貴,兩年離別故鄉,離別親人,他們心里對親人皆是十分思念,都恨不得能早點見到親人們,與他們通話,看看他們的音容笑貌,與他們聚在一起吃一頓普通的飯。
可激動之后,他們還是冷靜下來,機器人這次會帶十人回去,只能有十個名額,不可能所有人都一起回去,盡管心里都很想早點與親人相見、團聚,但他們還是將給了十名最迫切的人員。
這些人員有的是父母年事很大,有的是答應過未婚妻要回去成婚……
選出十名人員后,站長忽然提議升旗。
在地底監測站里,升旗不是建一個旗臺、豎一根旗桿,再用一面國旗進行正式的升旗儀式,而是視頻播放升旗儀式。
這種升旗是他們這兩年多每周都會做的,盡管每次升旗時,大多數人員都在沉睡,只有少部分人參加,但從未中斷過。
不久,大夏的國歌在地底監測站里響起,而一面大夏國旗伴隨著國歌聲在視頻里昂揚升起。
地底監測站的人員們跟著一起唱著國歌,當國歌唱完,看到視頻里那面飄揚的旗幟,隨著站長一聲“敬禮!”,所有人神色莊重,向著莊嚴的國旗敬禮。
后來,大夏有一部電影《升旗》便是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紀念他們的事跡,講述他們勇奪異界人類的飛船,堅守崗位兩年多,在監測站里每周升旗……
這部電影曾感動了無數人,尤其是看到他們得知大夏來接他們回去時,在監測站里以視頻播放升旗的一幕。
機器人記錄下了這幕,后來被“異開委”的委員們看到,委員們集體陷入了沉默,委員長蔣凱申嘆道:“他們都是大夏的英雄!”
升旗結束,十名人員被機器人們帶走,他們是被注射了安眠麻醉藥物之后,裝在特殊的設備里帶走,這似乎有些不尊重他們,但這樣更加保險,他們將先被帶回第三界進行隔離、接受檢查,如果沒有問題,其他人才會被分批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