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那些異界人表現得挺友好的,但誰知道不是裝出來的呢?
小心一點,總沒有錯。
箱子打開后,只見里面是一塊磁盤,機械手將之從箱子中拿出,插入到已準備好的計算機上。
看到計算機開始讀取磁盤中的內容,一人觀察了一會兒,有些疑惑道:“這種磁盤用的還是我們十幾年前的技術吧?異界人的技術這么落后?”
“不一定是異界人的技術落后,他們的文明與我們不一樣,他們所造之物與我們也不同,就以磁盤來說,以他們技術制造的磁盤,我們的計算機未必能夠識別。
所以,這磁盤很可能是他們為了照顧我們,用我們的技術制造的。異界人很有心啊!”
這人猜的很對,這磁盤是大夏特別制造,用的是這世界的技術,如果用大夏的技術,他們的計算機識別不了。
聽到這人的話,一人感嘆道:“看來異界人對我們了解很多啊,也不知道這是好是壞。”
“不說這些,資料讀取完了,快看資料。”
資料十分的多,如果是用紙張來記載,怕是得有好上百噸(注:這個是真可能,以前我國設計驅逐艦,手工畫的設計圖都有一噸)。
雖然多,但大夏已經給他們分好了類,且是用漢英雙語寫成、用的也是這世界的單位和標準,他們閱覽起來并沒有障礙。
這些專家很多并不在現場,他們是通過遠程視頻在觀看資料,他們并不是從頭開始全部看起,而是分成了不同組,有的看飛船引擎系統方面的資料、有的看飛船維生系統方面的資料、有的在看飛船設計的理論……
這樣能更快將資料完成!
才看了一會兒,有人便開始寫寫畫畫或計算起來,然后似乎忘記了此地還有其他人,驚呼道:“這種設計,我們以前為什么沒想到?”
有些人在驗算飛船超光速的理論,“這種理論,是正確的,在這種理論下,飛船的確可能達到光速,甚至超越光速!”
“真是美妙的設計……”
“老王,你這里能看懂嗎?我看不懂,這個模型,我剛驗算過,是正確的,可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如果改成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看到這里也沒搞懂,按照我的理解,這種設計有些多余。”
“好想當面請教一下設計這艘飛船的大師。”
“據上面說,異界人會派人員過來提供技術支持,以后應該是會有機會的。”
有人聽到這話,嘆道:“如果他們能早來幾十年,該有多好!”
“沒有這樣的如果,他們現在來的也并不晚啊。”
很快,專家團給了聯合政府答復,此飛船設計理論應當為真(還沒把資料看完,一時半會兒也分析不完,所以是“應當為真”)。
得到這個消息,聯合政府對大夏人員更加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