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看這石炭……?”事已至此,李勣索性豁出這張老臉不要了。
李靖心里這個舒坦就別提了,滿不在乎的一笑:“沒問題,茂公放心,昨天我家那臭小子還讓人運回來兩大車,回頭我讓人給你府上送半車過去。”
李勣露出激動的表情:“哎呦,那可真是太謝謝了。”
李靖一擺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一筆也寫不出兩個李字,好東西要大家分享才有意義不是。”
憑心而論,初唐的武將之間關系那是極好的,互相擠兌更像是損友間的玩笑。
李勣前段時間拿李德謇買荒山說事,與其說是擠兌,不如說是好友間的調侃。
李靖做為當事人,憋氣是憋氣,可又有些無可奈何,現如今風向變了,如果不報復回來,反而會讓李勣想東想西的有些難做。
所以此時的李靖現在心里是真痛快,若要用成語來概括那就是:得勁。
……
……
魏征這段時間挺難受的。
望著家里分別由李承乾和李昊送來了貞觀爐和石炭,很是糾結。
他的老伴有哮喘病,生炭盆產生的煙味很容易讓她發病,可不生炭盆的話又冷的受不了。
而貞觀爐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裝上之后房間中溫暖如春,如果覺得屋子里過于干燥還可以弄一盆水放在上面燒著保持房間里的濕度。
當然,最重要的是貞觀爐沒有煙,不會引發老伴的哮喘病。
怎么辦,把爐子退回去?還是留下?
老魏很矛盾,就算他眼下把爐子退回去了,過幾天少不得也要去買一個回來裝上。
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算是間接承了李承乾與李昊的情。
想了好久,魏征終于下定決心,對大兒子說道:“叔玉,讓人去把爐子裝上吧。”
“父親。”魏叔玉有些遲疑:“您還會彈劾太子和太子侍讀么?”
“不錯。”魏征點點頭:“太子與李德謇從咸陽找到鍛造貞觀爐的前隋大匠固然是好事,但太子私自出宮本身就有錯,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功與過,在為父看來不能相抵。”
魏叔玉道:“可是父親,如果您繼續彈劾太子殿下,是否會會有人說咱們家恩將仇報。”
魏征倔強的抬起頭:“別人要說就說好了,老夫行的正,走得直,為大唐謀萬世太平,豈會在乎一些嘁嘁小人。”
“這……”魏叔玉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父親的想法,低下頭不說話了。
倒是魏征繼續說道:“不過,既然太子殿下和太子侍讀把東西送來了,我魏家總要回禮才是,回頭你代為父走一趟李家吧。”
魏叔玉尷尬的點點頭:“諾!孩兒明日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