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不是學歷史的,對于算盤的了解不多,只隱約記得后世看書的時候好像有個叫什么什么文王桃木算盤的東西,長的跟八掛圖似的。
當時李昊就琢磨,這東西造型如此別致,到底是不是給人用的?如果數位長一點,難道還要轉著看?
次日問了管家老陳,李昊才知道什么文王桃木算盤根本就不存在,在大唐跟計算有關的一種是算籌,另一種就是算板。
至于算盤……,那是什么?
面對懵懂的老陳,李昊除了鄙視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安排他叫來木匠,隨意指點幾句,很快就搞定了一個十三檔的珠算,漆也不上,直接往胳肢窩一夾便出了門。
兵部,李靖正端著一盞茶有一口沒一口的吸溜著,面沉似水。
下面兵曹司、職方司、庫部司,三司員外郎一個個滿臉苦大仇深的站成一排,在他們的腳下,亂七八糟的丟著數個帳薄。
昨天晚上,李昊輕輕松松便將所有需要統計的數據全都計算了一遍,省下李靖好大工夫的同時,也找出了數個出錯的地方,其中最大的誤差便是出在兵部庫部司。
也正是因為這樣,李靖才會在散了早朝之后回到部兵大發雷霆,把涉事的三司員外郎全部叫來值房狠狠罵了一通,并勒令三司回去將所有帳目全部再次核查。
當然,李靖此舉未必沒有遷怒的意思,畢竟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實在太過丟人,總要找個地方出出氣。
良久,李靖茶喝的差不多了,下面庫部司員外郎瞅了個機會開口說道:“李公,庫部上下早在年初之時就已經將數據核查過數次,其中并無錯處,您看……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誤會。”
其他二人聽他如此說,立刻附和:“是啊李公,司中數據下官等都已經核查過,的確沒有半點錯處。”
李靖面色陰沉,幾個下屬雖然口稱‘誤會’,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來,這不過就是把‘你算錯了’的換了個好聽點的說法而已。
事實上,如果不是李昊昨天晚上親自指明錯處出自哪里,哪一項的帳目記算出現了失誤,他也不相信兵部的帳目會錯。
深吸了一口氣,李靖微微瞇著眼睛,冷聲說道:“好啊,既然你們都說自己核對無誤……,那好,庫部,拿起你的帳冊,將其中甲胄一項重新核算一遍。”
算就算,大清早就被罵了個狗血淋頭的庫部司員外郎心中郁憤難平,彎腰從地上亂七八糟的帳冊中找到屬于庫部司的那幾本,又從外面叫來庫部司帳房,也不離開李靖的值房,當場就開始算了起來。
雖然李靖是他的頂頭上司,雖然他也很佩服這位戰無不勝的軍神,可就算如此,也不能平白受冤吧!
你李靖是精通兵法,精通算學,也的確比我官位高,可那又如何呢?如此多的帳冊一晚上就能算清楚?蒙誰呢!
李昊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了兵部,穿過外面的小廣場,直接進了老頭子的值房,見老頭子房里一堆人,笑呵呵的道:“哎呦,爹,您這是……開會呢?”
“你來做什么?”李靖面色陰晴不定的看向兒子。
“沒啥,給您拿件神器過來。”李昊笑著與下面站著的三司員外郎點頭打過招呼,從胳肢窩里拿出還帶著毛刺的算盤:“哪,就是這個,有此神物以后算籌什么的您就可以直接扔了。”
“這是何物?”李靖沒有開口,但下面三司的員外郎卻很給李昊面子,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