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的除夕李二過的很不痛快,這一切概因此前李淳風的一份奏疏。
蝗災,還是席卷整個關中的蝗災。
如果不是深信自己這個太史令不會妄言,李二甚至以為這是別有用心之人想要搞事情。
緊急招來長孫無忌、房、杜,接連商量了數日,最終卻只得出一個結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可是下結論容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卻成了讓眾人撓頭的關鍵。
提前通知肯定是不行的,否則一定會引起百姓恐慌。
可不提前通也不行,否則蝗災真的鬧起來,整個關中顆粒無收,百姓非炸廟不可,若是再被有心人從中挑撥一下,對于朝庭來說,又是一場不小的風波。
接連討論數日無果,這一日杜如晦不知怎么靈光一現,手里剛剛端起來的茶盞胡亂放下道:“陛下,可還記得去年?”
“去年?”李二原本緊鎖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去年發生的事情不少,他實在不知道杜如晦指的是什么。
倒是長孫無忌腦子比較清醒,杜如晦一提,他立刻露出恍然的表情:“克明可是指李衛公家那個臭小子大肆收購蝗蟲用來養豬一事?”
“不錯。”杜如晦捻須點頭:“陛下,老臣覺得此法很不錯,若能繼續推行,不管蝗災是否發生,我們都算是有了準備。”
房玄齡眼前一亮:“克明言之有理,陛下,臣覺得此法可行。”
長孫無忌亦點頭道:“不錯不錯,此法果真不錯,蝗災若是不發生,只當是一次商業行為,蝗災若真的發生,亦可變天降橫禍為天降橫財。”
李二多聰明一個人啊,就算沒有長孫無忌的解釋,他也能領會杜如晦的意思,只是經過自家妻舅解釋之后,更加清晰了而已。
“呵呵,李靖家這個小子啊,也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怎么樣,竟然無意間在去年便替朕想到了解決這次災禍的辦法,唉……”嘆了口氣,李二開始想念那個已經離京數月的小子了。
杜如晦等人自然不會以為李昊有什么先見之明,只當他收購蝗蟲之法不過是歪打正著,笑著附和了幾句之后,都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正打算恭喜李二兩句,卻見得皇帝陛下臉色突然一變:“不對,此事不對啊。”
“怎么了,陛下此言何意?”杜如晦接口問道。
李二深吸一口氣,咂咂嘴說道:“你們可還記得,當初因為江國公彈劾那臭小子收購蝗蟲影響了鳥類繁衍生息之事?朝庭當時曾下過嚴令,禁止繼續收購蝗蟲。”
好像還真有這回事,長孫無忌等人面面相覷,彼此間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尷尬。
這該死的江國公,你說人家收點蝗蟲礙著你什么事了,不就是死了幾只鳥么,至不至于你大張旗鼓的彈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