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修路和耽羅國歸唐這兩件事的攪和,崔干等人自然無法再繼續聲討李昊,臊眉耷眼的全都退了回去。
原本他們折騰這些事情就是抱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誰也沒打算真把李昊怎么樣,目的就是惡心人來著,現在機會不在,索性也就鳴金收兵。
當然,更主要的是,很快大唐每年就要多出兩百萬石細鹽,這些鹽剛剛崔干看的清楚,絕對比國內最頂級的食鹽要好。
所以眼下他們的任務已經不是惡心李昊,而是回去想想怎么應對市場上的沖擊。
麗政殿,李二書房。
“不錯,你小子果然沒有讓朕失望。”李二接過太子遞上來的茶水,笑著對李昊說道。
“都是托了皇帝叔叔的福。”李昊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訕笑著答道。
忽見李承乾又端著一盞茶過來,忙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伸過手去。
結果沒想到李承乾這貨竟然視而不見的從他身邊走了過去,將茶送到了正襟危坐的李靖手上。
“哈哈哈……”看著李昊不住抽動,想說什么又不敢說的樣子,李二哈哈大笑,把茶盞放到一邊:“好了,你們兩個小子表鬧咧。德謇呢,跟朕說說那個耽羅國是怎么回事。”
說到耽羅國,房間中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李靖……所有人都豎起耳朵,將目光停在李昊的身上。
“耽羅國……”李昊頓了頓,收起玩笑的表情,正色說道:“其實就是個大島,面積跟咱們一個縣差不多大,島上大概有幾萬土人。”
“那鹽是怎么回事?真是耽羅國人獻上來的?”李二又問。
說起細鹽,不光李二不信,就連長孫無忌、魏征等人都不相信耽羅國能弄出這么好的鹽。
畢竟該島距離百濟那是相當的近,如果島上真有這樣的鹽,百濟那邊早就有人運到大唐來賣了,何至到現在大唐還沒有人見過如此好的細鹽出現。
李昊嘿嘿一笑:“嘿嘿,果然什么事都瞞不過陛下,其實,這鹽是臣在降伏那島上土人之后讓他們開墾鹽田,又傳授他們曬鹽之法弄出來的。”
李二點點頭,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靖則有些不滿的瞪了兒子一眼:“你這逆子,既然會那個什么曬鹽之法,為何不在咱們這邊弄,非要弄到海外做什么。”
李昊被瞪的滿臉委屈,卻也知道老頭子是為自己好,怕李二有什么想法。
縮了縮脖子解釋道:“爹,豈不問南橘北枳的道理,之所以不在咱們這邊弄,還不是因為那耽羅島環境比較適合么。”
杜如晦聞言點頭道:“南橘北枳,地理位置不同,產出自然不同。李家小公爺這話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哎喲,杜伯伯,可不怕這么說,在您面前哪有什么小公爺,您還是別寒顫我了。”杜如晦一聲小公爺,嚇的李昊連連擺手,正想說點什么,卻聽長孫無忌問道:“李家小子,你回來了,我家沖兒呢?”
“蟲子?他還在島上呆著過將軍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