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李承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口道:“啊?啊,對,兒臣親眼所見。”
李二露出‘這還差不多’的滿足笑容,繼續道:“軍售的事情你看著辦吧,記住,不要一次**付,另外,朕會委派唐儉配合你們。”
“諾!”李承乾等的就是這句話,當下顧不得琢磨老頭子笑容中的念意,連忙應下,旋即又問道:“父皇,這火槍……您看要不要繼續打造?”
“這個嘛……”李二目光重新落在桌上的古怪兵器上,沉思片刻道:“此物威力倒是不小,可就是裝填慢了些。”
“父皇,兒臣倒是不覺得如此。”想到上午李昊的交待,李承乾解釋道:“這火槍裝填雖慢但勝在威力十足,便于攜帶。至于裝填慢,我們完全可以用三段或者四段式射擊來彌補。”
“哦?什么是三段式射擊?”李二目光微動,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道:“就是讓士卒們站成三排或者四排依次輪番射擊,利用其他人射擊的空檔,射擊過的軍卒完成裝填的工作,然后接替其它射擊過的同僚。”
“嘶……”李二倒底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馬上皇帝,立刻便意識到分段式射擊的好處,想了想道:“這樣吧,從你的六率里面挑出三百人,按照你說的方式訓練,若是可行……,爭取在討伐頡利之前推廣至全軍。”
“諾!”見李二答應,李承乾樂的眉開眼笑,屁顛屁顛的走了。
他這個太子當的不容易,事事需要小心不說,還要努力做出成績。
可話說回來,想在權力范圍不與老頭子重疊的方面做出成績又豈是那么容易的,遠的不說,單說這權力范圍重疊就是他要面對的最大障礙。
做的多了,容易被老頭子誤會,做的少了又會被老頭子的光輝遮蓋。
如果有可能,李承乾真的想吼一嗓子:我真是太難了。
自從李昊被關進大理寺,吐蕃的松贊干布和突厥的拔灼盡都惶惶不可終日,一方面擔心大唐皇帝會不會遷怒于自己等人,另一方面又要擔心李昊能否繼續兌現之前的承諾。
每每想到那天在火炮試驗場看到的一幕,這兩伙兒人在心驚膽顫的同時又充滿了羨慕,不得不感嘆大唐人才濟濟,竟然能制出如此威力巨大的神兵利器。
那叫做火炮的東西,重達千斤,完全由生鐵鑄就,不說其開山裂石的威力,單說那鑄造火炮的千斤生鐵,這要是放到吐蕃或者突厥,足足可以打造出百多把戰刀,武裝出一支百人隊。
可在大唐,竟如些輕易的拿來鑄造火炮了,而且他們親眼所見的就有數十,那些他們看不到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敗家么?的確敗家!可問題是人家敗得起。
羨不羨慕,羨慕!嫉不嫉妒,嫉妒!
可那又能如何,打是打不過的,這輩子都打不過的,遠的不說,真打起來只要大唐弄上數百門火炮往兩軍陣前那么一擺,有多少人都能給你轟沒嘍。
不過好在大唐有一個敗家子叫李德謇,這家伙為了錢,竟然輕易就答應了賣一批武器給自己。
這些武器雖然大部分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但勝在數量足夠。
對于松贊干布和拔灼兩方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反正眼下他們需要的是鞏固自己在本國的地位,回去草原稱王稱霸。
至于大唐……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就算有了這么多的武器裝備,依舊還是打不過。
面對如此強者,從心一些,并不算什么。
草原的規矩就是如此,臣服于強者本就是他們的貫例。
甚至松贊干布自那天參觀回來,連國書都寫好了,只等到東西到手,立刻回國大展拳腳,把自己失去的一切全都奪回來。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昊被關起來了,啥時候放出來……不知道。
于是,松贊干布和拔灼全都懵了,變著法的打聽如何才能與李昊見上一面,哪怕只看上一眼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