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魚膠、鋼結構框架,三種在技術學院隨處可見的物質構成了巨大的玻璃建筑,眾人進入其中立刻讓人感受到了夏日般的溫暖。
袁天罡滔滔不絕的介紹著玻璃大棚的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優勢,李二等人興致盎然的聽著,誰都沒有發現李昊此時已經出溜到了人群的末尾。
這就是一幫徹頭徹尾的瘋子,老子當初怎么就瞎了眼,非要把這幫人弄到一起,現在好了,連生物病毒都敢研究了,這尼瑪是腚眼子拔火罐,作死啊!
可惡的袁天罡,這貨膽子到底有多大,莫不是脖子以下,衣服里面全都是膽?
若是早知道他正在與孫思邈鼓搗天花病毒,老子寧可死在漠北,也特么不回長安。
重活這一世可沒有像后世那樣在身體里面打過無數疫苗,隨便得個流感都可能會丟掉小命,別說跟一幫敢沒有任何防護就去研究天花的狂人在一起混……老子還沒活夠好不好。
“德謇,李德謇,給朕滾過來。”李二霸氣的聲音從前面傳來,將正在猶豫要不要逃入深山老林避難的李昊叫回了魂。
“陛下,您叫我。”屁顛屁顛湊到前面,露出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笑容。
“躲在后面干什么,莫不是又在憋什么壞。”李二的手里捏著半根黃瓜,腮幫子高高鼓起,跟正在進食的倉鼠差不多。
放在平時,李昊怎么也要惡意的揣測yy一下,但這個時候他哪里還有這份心思,搖搖頭道:“臣想事情有些走神,陛下勿怪。”
這小子什么毛病,莫不是漠北一戰留下的后遺癥?
唉,到底還是個十幾歲的毛孩子,朕對他的要求似乎有些高了。
偉大的皇帝陛下難得良心發現一回,拍拍李昊的肩膀道:“小子,朕知道漠北一戰讓你一直心存愧疚,不過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你是朕看好的棟梁之材,眼光要放的長遠些,知道么。”
李昊懶得解釋,彎腰躬身:“諾,臣謹記。”
“嗯。”響鼓不用重錘,李二點點頭,岔開話題道:“剛剛袁道長向朕建議帶頭使用那個什么‘痘種’,你覺得此事可行否。”
這我哪兒知道!李昊眼睛瞪的跟銅鈴似的。
老子對天花的了解僅僅限于在牛身上培養牛痘,然后給人接種,但接種多少合適,是否會感染其它病毒,這些都是未知數,敢哪給你做保證。
坦白講,李昊很佩服那些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驅,比如嘗百草的神農,再比如想要給曹操開顱的華佗,又比如把自己綁在四十七枝火箭上,打算嘗試飛天的萬戶。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一類人存在,就算再過一萬四千年,華夏大地依舊會是一片蠻荒之地,根本不會有什么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
但佩服是一回事,自己去做又是另一回事,李昊必須承認,自己就是個小富即安的膽小鬼,力所能及沒有任何危險的時候推動一下歷史進程還可以,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建議李二去做先驅,然后在試驗失敗之后人頭落地這種事情……。
看了一眼正滿眼期待的袁天罡,李昊苦笑道:“臣覺得此事還應該慎重考慮,最好經過大量臨床試驗,掌握了詳細數據之后陛下再進行接種比較好。而且……。”
袁天罡急了:“世子,生物院已經進行了十多多例試驗,無一失敗。”
李昊依舊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那又如何,陛下身系天下安危,豈能隨便陪你們一起瘋。”
“但是如果陛下不牽這個頭,‘種痘’之法便無法在大唐推廣。”
“推廣什么,在科學研究講究的是嚴謹,十例試驗或許全部成功了,但你能保證下一例不出問題么?好,就算你每一次試驗都成功了,我只問你一個問題,生物院能夠自己培養‘痘種’么?如果自己無法培養,所謂的‘種痘’之術與屠龍之術又有什么區別。”
這倒不是李昊在給袁天罡潑冷水,作為一個先知,他相信整個大唐沒人比他更了解‘種痘’。
比如眼下孫思邈正在研究的‘種痘’,這最多只能稱得上‘生痘’,接種的成功率只有八成,隨意讓他們給人接種危險性還是很大的。
正因如此,他才一再給袁天罡潑冷水,希望他能夠與孫思邈好好溝通,別不拿人命當命。
長孫皇后本就不想讓李二冒險,此時見李昊亦如此說,笑著勸道:“陛下,要不還是再考慮考慮吧,便是真要‘種痘’,也不急在一時不是。”
李二目光深邃:“朕怎么能不急,每年我大唐死于天花的百姓不可計數,若能早一天根治,實為我大唐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