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略頓了頓,開口道:“臣之所以想請陛下出面,主要還是想要試一試吐谷渾國主伏允對我大唐的態度。伏允此人一直都對我大唐隴右一帶賊心不死,不若借此機會壓他一壓,看他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李二冷笑一聲:“真就這么簡單?”
“當然不止。”李昊搖搖頭,繼續說道:“臣觀伏允此人能屈能伸,非是甘居人下之輩,前隋的時候被楊廣打的遠竄西域,后來不到兩年便再次復起,重新奪回原本地盤不說,還在隴右一帶占了四座邊城。
如今我大唐強盛,此人立刻又讓出了那四座邊城,表面上看似乎是怕了我們,但打劫往來于西域的客商之舉卻分明是在試探我大唐的底線,若我們真對他置之不理,怕是要不了多久,此人便又會生出別樣心思。”
李二的性格本就桀驁不馴,最是見不得有人在自己面前出而反而,反復無常,再加上李昊言之鑿鑿,心中便對那吐谷渾生出許多不滿,沉聲問道:“你可敢肯定那伏允有不臣之心?”
所謂不臣之心,指的自然是吐谷渾身為屬國,卻對天朝上國的大唐起了別樣心思。
李昊作為大唐唯一的先知,自是能肯定這一點。
但為了穩一手,他還是婉轉的說道:“陛下,臣只是就事論事,一切還要看這次出使的結果才能斷言伏允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說這話的時候,李昊存了點小心思,故意用出使來試探李二的反應。
李二或許聽出了李昊的言外之意,又或許沒聽出來,手指輕扣桌面陷入沉默之中。
熟悉他習慣的李昊心中微微一松,知道這位帝國主義頭子應該是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開始認真考慮起針對吐谷渾的計劃。
良久,李二終于停了下來,看了李承乾一眼道:“行了,把你們準備好的國書呈上來吧,待會兒朕會讓林喜送去中書省。”
誒?一直把自己當隱形人的李承乾愕然抬頭:“父皇,您……。”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李二哼了一聲,冷笑道:“難不成你們兩個覺得私造國書的事情朕會不知情?”
李承乾、李昊對視一眼,暗自擦了把冷汗。
好險啊,幸虧今日來了太極宮,若是真要私底下處理這件事情,怕是后果吉兇難料。
老老實實拿出小冊子放到李二的案頭,李承乾縮著脖子退回原位,李昊為了不被殃及池魚,又主動退出五步,估摸著到了李二就算丟東西過來砸自己也有機會閃開的距離這才停下。
李二似乎早已經知曉了其中的內容一般,對那偽造的國書看也不看,只盯著李承乾看個不停,只把個太子瞅的毛骨悚然,結結巴巴的問道:“父,父皇,您,您看我干什么。”
李二敲了敲桌子:“印章呢,別告訴朕你們兩個鼓搗出來的國書上面印章是畫上去的。”
李承乾一臉便秘的表情,吱唔道:“回父皇,吃,吃了!”
“吃了?”
李昊這會兒也不好再繼續裝傻,坦白道:“陛下,那印章是臣跟太子用蘿卜刻的,用,用完之后就,就被毀尸滅跡了。”
“好,好啊,一個是朕的太子,一個是朕的心腹寵臣,你們兩個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李二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可越是這樣,李昊的心里就越是沒底。
原本的計劃中,他跟李承乾誰也沒打算把這份偽造的假國書拿出來,都想著只要能夠征得李二的同意,立刻就能換回一份真的國書,這份假的自然也就沒了任何意義。
可萬萬沒想到,李二竟然早就知道這份假國書的存在,而且還知道就在李承乾的身上帶著,這讓兩人連狡辯的機會都沒有,直接來了個人贓并獲。
既然狡辯無用,李昊只能認命,上前兩步跪到李二面前:“陛下,千錯萬錯都是小臣的錯,此事都是小臣一個人的主意,太子殿下只是受了臣的蠱惑……。”
李二雙眼微微一瞇,剛要說話,邊上李承乾突然跪了下來,急聲道:“父皇,您千萬別聽德謇胡說,其實這一切都是兒臣的主意,與德謇沒有什么關系,您,您要罰就罰兒臣吧。”
“殿下……”聽聞李承乾如此說,李昊當時就急了,心說你這不是跟我添亂么。
我一個人把事情扛下來,目的還不是為了替你脫罪。
這下你丫把自己也攪和進來,豈不是連個跟唯一大救星皇后娘娘通風報信的人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