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長安各世家與李二之間的互相算計,單說岐州府自從貼出告示,十余萬百姓踴躍報名之后,閻飛白以最快的速度將工程安排了下去。
清淤、修路齊頭并進,十余萬人在河道與官道中忙的熱火朝天,若是再算上程咬金的數萬大軍,整個岐州可以說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巨大的工地。
為了兌現之前的承諾,全州四個縣甚至將糧倉全部打開,每日都將大批的糧食運出,送往各處工地,發給前來務工的百姓。
在糧食日漸減少的同時,工程進度亦進行的飛快,半月時間,全府境內所有的官道全都被翻了一遍,并且經過了夯實處理,只等水泥到位,馬上就可以展開二期工程。
戴胄與衛鴻達便是在這樣情況下進入了岐州地界,望著滿坑滿谷正在勞作的百姓,衛鴻達太陽穴的青筋都出來了,坐在馬車里暴躁的罵道:“不當人子,著實不當人子,此時放糧固然可以解燃眉之急,可來年怎么辦,今年顆粒無收,明天全州的百姓一起喝西北風嗎!”
戴胄就坐在衛鴻達的對面,看著激動到不能自已的小老頭兒,忍不住勸道:“衛侍御史過于偏激了,至少這樣暫時穩住了民心嘛。”
“你懂個屁!”衛鴻達指著外面喧囂的工地,喘著粗氣道:“岐州府一共有多少糧食你算過沒有,你覺得按照現在這種發糧的速度,他們能夠支持多久,等到將來沒有糧食了,又該如何。”
沒糧就買糧唄,又不是什么大事,大唐如今又不是真的缺糧,最多也就是貴一點。
戴胄心里想著,嘴上卻沒敢說出來。
畢竟糧食從江南運過來也需要經過大量的消耗,以前沒有旱災的時候,或許可以走水路運送,但現在關中大旱,糧食想要運進來必須走陸路,這樣一來消耗量將成倍增加。
衛鴻達見戴胄不說話了,找不到發泄怒氣的地方,對著外面護衛他們出行的禁軍統帥吼道:“那個誰,加快速度,今天晚上務必趕到岐山縣,本御史倒是要問問那三原縣候到底想要干什么,如此勞民傷財,豈是勛貴所為。”
‘轟隆隆……’,隊伍前行的速度陡然增加。
不過因為路面剛剛經過夯實,倒是不怎么顛簸。
與此同時,岐山縣城外原本府軍的駐地,李昊怡然自得的躲在墻角的陰涼下面納涼,身邊是手里拿著一片寒瓜的袁天罡。
李昊的手里同樣拿著一片剛剛切好的寒瓜,大大咬了一口,舒服的呻吟了一聲,隨后指著地上七、八個寒瓜道:“柱子,拿兩個給我娘送過去,其它的拿去給兄弟們分分,別忘了給馮鐵那小子也送去兩個。”
所謂寒瓜,指的便是現在的西瓜,古人認為西瓜性寒,故以寒瓜稱之。
只不過,大唐時期西瓜并不大,最大的也就人頭大小。
李昊面前擺的這些,都是李靖派人前來送信順路捎來的,數量不多,也就是改改饞還成。
望鐵柱將地上所有的寒瓜全部重新裝回袋子里,席君買探過頭來:“將軍,那啥,我也去唄,正好可以幫著柱子拿一下。”
“老子信不著你,就在這兒等著吧。”
李昊頭都沒抬,直接甩了一句,懟的席君買直翻白眼。
事實上他真沒路上偷吃的打算,就是想著送去夫人那里,或許會有點獎勵啥的,到時候也好過過嘴癮頭。
不過,看看不遠處桌上還放著的半個寒瓜,席君買又不擔心了。
小將軍嘴硬心軟,幾個蘋果都能分給大家伙,這次的寒瓜估計也少不了自己的,還是耐心等著吧。
這邊算計著,袁天罡那里已經將手里的寒瓜吃光了,在席君買肉疼的目光中咬了一大口,然后對李昊說道:“世子,你這么急著找貧道過來,可是衛公有什么消息送過來了?”
“果然什么事都瞞不過你。”李昊將手里的瓜皮往地上一丟,笑著說道:“不錯,老頭子派人送信過來了,說是陛下派了戴胄和衛鴻達來查我,聽說這事兒好像跟崔家、盧家、李家還有點關系。另外……王家與鄭家似乎也有點動靜,好像也派了人來岐州。”
“好家伙,群英薈萃啊。”袁天罡怔了怔,感慨道:“這么多人都到了岐州,世子打算如何處理?我聽說衛鴻達可不是什么好相與的角色,犯在他手里的人基本都沒什么好下場。”
李昊撇撇嘴,不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互相傷害唄,這年頭誰怕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