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想好了沒有,到底去不去啊?”徐凡問。
“有時間就看看唄,總歸是個經驗。”陳曉藝道。
“……”
胡君低著頭,心不在焉,半天才道:“我就一直在想白奮斗最后那場戲,感覺太好了,那么強烈卻全收在里頭,怎么找著的呢?”
頓了頓,又道:“沖這人我也得去瞧瞧。”
…………
《小保姆》過后,關于《胡同人家》的討論達到一個井噴程度。
報社的交流版塊早就裝不下了,編輯每天的頭等大事,就是從無數信件、電話的、親自上門的、轉達的意見中,選取有價值的觀點。
“之前有位老先生說,該劇膚淺,無內涵。我想您大概錯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力量,直擊人心。到目前為止,這是最令人回味的兩集。”
“說《胡同人家》反映社會問題表面化的可以閉嘴了!
暫住證頒布兩年,除了該劇,沒有任何一部文藝作品展現過這個東西。而且我早就想說,每到查證的時候就搞的雞飛狗跳,我在路上都被堵過好幾回。
不否認,暫住證有維護治安的作用,但也傷及了不少無辜。尤其是治安隊,兇神惡煞,執法方式十分不可取。”
“沒有人還認為小薇是個騙子,雖然她確實是個騙子。
該劇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對新生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和那份溫暖的關懷。盲流不都是壞人,很多是生活所迫,但編劇也沒有‘一廂情愿’的做好人,違法就是違法,要受到懲罰。”
“在藝術性上達到了新高度,這是講人性的故事,而非以前的政治性和集體性。”
“何賽菲太美了!洗完澡出場那一幕,哼著歌,散著頭發,我想這才是她最真實的樣子吧。”
“編劇用一種浪漫主義的手法,講了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和傷感的失戀故事。白奮斗演的真好,他搓臉的時候,我都驚呆了!”
“小薇說的經歷是真是假?我身邊的朋友都快打起來了。”
“小薇到底叫什么啊?是不是叫沈桃紅?”
在沒有對狗血套路司空見慣的八十年代,小保姆就是大殺器。
它直接挑戰了人們對看劇的認知,原來影視作品中的情感可以這么微妙,這么細膩,這么唏噓回味。
不再是傳統的羞羞答答,不再是革命烈士的舍己為國,不再是一板一眼看著都費勁的談戀愛,也不再是天崩地裂死去活來,或對壓抑著的性的釋放。
開播十四集后,《胡同人家》終于到了一個高峰,真正的街頭巷尾,全城熱議。
那些批評的老干部、老同志,依舊秉承觀點,絕不退讓,但反響極度削弱。通過一段時間的鋪墊,所有人都明白了,這是一部怎樣的電視劇。
…………
“哎,那不是陶蓓么?”
“呀真是,還有妮子呢!”
“走走進去看看。”
釵黛的大照片被無情忽視,劉貝和曹影成了新寵,幾個年輕姑娘進入伊蓮服飾,琳瑯滿目。
“你好,請問陶蓓那件衣裳還有么?”
“有,這邊請。”
王柏琳引著過來,笑道:“我們現在有個優惠活動,只要消費滿100元,贈送特制短袖衫一件,就是這樣的。”
她刷拉開遮布,貼墻一大串,掛的滿滿登登全是短袖衫。
白色,胸前印著各種頭像,全是《胡同人家》里的人物,漫畫風格。衣服質量還行,但限于印花成本,就比較粗糙。
幾個妹子看了卻眼睛放光,嘰嘰喳喳不停。
“你們不單賣么,我就想要這個。”
“啊?那我們湊一湊吧,挑哪個好?”
“白奮斗啊,必須白奮斗!”
“……”
抽空來視察的許非在里頭看了會,笑道:“最近生意怎么樣?”
“好,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