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北方人家通常會掛棉門簾子。
后世多種多樣,皮革的,帆布的,隔音布的,有些還能加窗戶。現在可不行,沒細致到那一塊。
許非掀簾子進西屋,裹挾一身寒氣,又迅速被爐火沖散。
小旭伏案作業,頭都沒抬。他隨手拿起幾張畫稿,挺抽象的小人兒。
大概是一個男人跟同事聚會,不小心濺到油污。同事驚呼巴拉巴拉,男人自信微笑,我有XX牌洗衣粉。
“這不挺好么?怎么還改?”
“老師說趣味性和鏡頭感不足。”
“他懂個屁,鏡頭感是一年級學生能做出來的么?”
“還我!”
小旭搶過畫稿,“那是對我嚴格要求,能做到一百分,為什么八十分就滿足了?”
嘁!
許非撇撇嘴,又抽出幾張,見一個臉盆,一雙手在搓衣服,然后用水一泡,畫面切換,臟襯衫變的雪白干凈。
他瞧著不太對,奇道:“你這是策劃加導演啊,怎么還帶分鏡頭?”
“我從書上學的,先試驗試驗……”
小旭停下筆,正經道:“說真的,我以前沒覺得廣告怎么樣。可現在看平面和電視,覺得太原始了,還不如你賣文化衫有創意。”
“多新鮮啊,文化衫是一般人能想的么?”
許非把椅子搬到她旁邊,“還差哪塊?”
“不用你教。”
“快點,差哪塊?”
她鼓了鼓嘴,指著畫稿,“這里。”
他瞅了一眼,便發現癥結所在,道:“洗衣粉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不能走概念化,一定要生活化。你這個想法很好,問題是沒搞清楚,你要拍成小故事性的,還是拍成科普性的。”
“怎么講?”
“首先你腦子里得有一個整體構思,比如男人跟同事聚餐,濺了一身火鍋沫子,同事大呼小叫,哎呀,白襯衫可不好洗!
男人微笑不語。
鏡頭一轉,男人回家,妻子迎上來,說怎么又弄臟了?沒關系,我們有XX洗衣粉。
這叫故事性,你想了個開頭,缺乏后續,就顯得生硬。因為老爺們一般不會說,我有XX洗衣粉。
或者是,開頭拍幾個弄臟衣服的畫面,旁白講解‘日常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弄臟衣服,油漬污漬太頑固,令人苦惱’。
這是科普性的開頭。
這兩種,都能接你的洗衣服分鏡。”
“最后各歸各的路,故事要完整,科普要總結?”
“誒,有悟性!”
陳小旭得到了靈感,十分開心,隨即又嘆道,“你做事情總是很容易,我本以為自己挺聰明的,誰知越學越有些吃力。”
“你一初中生搞成這樣,已經很棒了好么?”
“你還是初中生呢,你都要出書了。”
她哼了聲,把畫稿全部扔掉,又拿出一摞新的。
“你干嘛?”
“我再想一個。”
行吧。許非看看時間,快六點了,遂起身道:“我晚上煮面條。”
“你要做飯?”
“你倆都忙,我就做唄。”
“那,那你切點肉絲,放點雪里紅,澆頭寬一些。”
“睡吧,夢里啥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