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龍主持,道:“從今兒開始,咱們用三天時間,把本子徹底研究明白,完了馬上籌備。
我先說說我的想法,就那個片名啊,《渴望十六年》有點啰嗦,而且把內容限定了。不如就叫《渴望》,內涵廣闊,渴望愛情,渴望生命,渴望新生活,都能說得通。”
“我贊同,《渴望》有留白有余味,十六年太死了。”
“可以,那就改成《渴望》。”
李沐點頭,道:“小明,你說說吧。”
“呃,當初不是定五十集么?我跟小許分頭寫,我寫了大概三十集,到劉慧芳離婚之前。為什么沒寫到離婚呢?主要考慮前后基調不同,離婚是劇中非常大的轉折點,最好統一思想。”
李小明對該劇非常看重,嚴肅道:“那前面的部分,我簡略說說。主要人物包括劉慧芳、王滬生、宋大成、王亞茹、羅岡、月娟、劉母、竹心等人。
王滬生出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被抓,自己下放到工廠學習,對劉慧芳產生愛慕。
劉母不同意二人戀愛,她是劇中少有的明白人,認為宋大成才能給女兒幸福。結果劉慧芳認準了王滬生,最終結婚。
宋大成娶了并不愛的月娟。
王亞茹是滬生的姐姐,跟羅岡是一對,生了個孩子被羅岡抱走,不小心丟失,導致性格扭曲,偏激。
這孩子被劉慧芳撿到撫養,王滬生并不喜歡,后來倆人有了親生骨肉,是個兒子。
王亞茹一直看不起劉慧芳,又懷疑她跟宋大成不清不楚,便安排弟弟的初戀女友竹心回來。
倆人重燃舊情,都沒有忘記對方。
劉慧芳知道之后,內心非常痛苦,主動提出離婚……我就寫到這里。”
咝!
被許老師和胡同提升審美的眾人,聽的一身雞皮疙瘩,忒家庭倫理了!
魯小威問:“劉慧芳主動離婚的原因是什么?”
“她就是這樣的性格設定,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王滬生和竹心最后在一塊了么?”
“呃,按照我的構思,王滬生有這個意思,竹心卻抹不過良心,始終沒有答應。”
“那劉慧芳什么結局?”
“她會遭到一場變故,生病、車禍之類的。養女認回了親生父母,回來照顧她,兒子在王家生活,因為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小許什么意見?”
“小許?小許?”
“嗯?”
“你說說想法,怎么總走神呢?”
“哦……”
許非強拉回注意力,道:“這個,呃,我主要想說劉慧芳離婚的原因。單憑自身性格,我覺得不足以做出這么大的決定,一定還有很多別的因素。
比如王亞茹,始終冷嘲熱諷,不斷刺激她的自尊心和承受能力。而且她一定感覺到丈夫對自己的愛在減少,心思全在初戀身上。
她不是胡攪蠻纏的人,覺得再堅持下去,也不會得到丈夫的回應,這么多東西綜合到一塊……”
他越說越躁,終究落不下心,猛地站起身。
“主任,我有要緊事,回去一趟!”
“哎,小許!小許!”
…………
院里安安靜靜。
小旭站了一會,回屋,將一封信擺在桌上,然后收拾東西。
住了兩年,本以為行李很多,結果看看那書桌,那臺燈,那臉盆,最后只拿了自己的衣服和幾本書。
塞成一個小包,存折放在貼身口袋,又瞅了一圈,抹身出門。
院子的一草一木都已經熟悉,雪還沒化,一小堆堆著,撒著鞭炮的紅屑。她走了幾步,腳上忽纏了一團東西。
“喵!”
“呵……”
小旭蹲下身,揉了揉石榴,“你也好好的。”
她繼續往大門走,越走越冷,聲音好像都聽不真切,有點風,有點細碎,跟著就聽一聲“咣啷!”
張儷推車進來,當場愣住。
“你怎么回來了?”
“我資料忘帶了……”
視線落到那行李包上,“你要去哪兒?”
“我,我想回家呆一段。”
“回家?”
張儷擰著眉毛,“那怎么不跟我們說,怎么臨時才走的,你什么時候買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