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見如此美貌女子,便欲捉回去采補一番……”
程東一頭霧水,“你這是《蜀山劍仙傳》?我看過殘本,好像沒你這出啊?李英瓊怎么能碰著五臺教主呢?”
“我這版就碰著了!”
許非懶得理,繼續道:“二人斗起法來,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只見陰陽叟取出一碧玉葫蘆,大喝道,‘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么?’
揭開葫蘆蓋,一道白光如線,有眼有翅,直撲李英瓊。卻道這法寶是何物?正是采日月精華,奪天地靈氣,有頭有眼,頃刻可斬首級的斬仙飛刀!
李英瓊見白光撲來,不急不慢,清喝一聲,劍來!”
“程導!許老師!”
正此時,一個工作人員匆匆跑來,“舞臺送來了,你們過去看看?”
“這么快?走走!”
許非收起扇子,起身便閃。
“哎哎,講完再走啊!”
一幫孩子聽得正入迷,瞬間抓狂,斷的這個難受啊!
許老師趕到一座大倉庫里,三個移動舞臺齊齊整整,長寬跟小客車相仿。底下有變向轱轆,大部分是空的,不算太重。
一刀馬旦,一武生,一變臉,一甩袖,兩兩一組,居中是于承惠。出于畫面效果和施展空間,沒有使用五個舞臺。
按照構想,大旗耍完之后,把舞臺推上來,五人亮相。
關鍵人怎么出來?是直接站在那兒,還是從升降臺冒出來。小組討論好久,覺得從下往上這個過程,更有視覺效果。
所以里面還得加升降臺。
算新技術,只能求助亞組委,亞組委到處聯系,做了這么三個。
許非鉆進去看了一圈,道:“不是電池啊?那不還得接電源,從場邊到舞臺多少米?”
“先試試吧,來把電插上。”
有人拿出一捆電線,盡量拉遠,這邊一按開關。
“嗡!”
帶著輕微聲響,五個升降臺緩緩抬高,然后咯吱,三個停半道了。
“……”
所有人的臉色,刷全沉下來。
“關了,重新開!”
“嗡!”
那三個升降臺繼續往上。
“再開,降下來!”
這回倒順利,砰,急速下降。
“再來一遍!”
嗡!兩個開始抖,兩個又卡住。
……
程東召集人員開會,還請了幾位技術工,就討論升降臺的問題。
“對我們來說是新技術,不成熟,你們一下子提出這么多標準,我們只能說盡力而為。”
“怎么不成熟了?第二組《碧水風荷》也讓人上去唱歌了,聽說排的特好!”
“她那是單獨的升降臺,你們是往移動舞臺里裝升降臺,還一次裝倆,成功率能一樣么?”
“實在不行就手動,手動總可以吧?”
“那么多人看著,你在底下搖,丟不丟臉?”
“開關沖后,人在后面操作,反正那邊是翻板,不坐觀眾。”
“那得多長時間?舞臺上來了,人半天上不來?”
“那你說怎么辦!!!”
吵吵嚷嚷沒結果,程東思索了半天,忽道:“你們的意思,單獨的升降臺成功率比較高?”
“對頭!”
“那咱們能不能換個思路,別往里裝,往外擴怎么樣?”
“往外擴?”
“就像這樣……”
許非同步想到,還畫了張圖,“核心就這一個圈,對吧?以這個圈為中心,四面搭架子鋪臺,構造互不干擾,這技術能保證么?”
“我們可以試試。”
有思路就好,眾人暫時松了口氣。
許非也一腦袋汗,壓力重重,自己好像在拍一部電影,就黃渤爬旗桿子那個。
“確保萬無一失!”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