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樓。
許老師早早等候,一壺茶干了,見一相貌普通的男子過來。瘦,戴眼鏡,笑容和藹。
“張導!叫我小許就好。”
“好好,坐。”
張梓恩,51歲,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從美術師入行,后當導演。拍過《神鞭》、《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上錯花轎嫁對郎》等等。
他作品里有一種特殊的人文味道,很適合拍古裝戲。
“今天約您來呢,是有個劇本想請您過目。”
張梓恩接過一瞧,《歡喜姻緣》,沒翻,道:“你先簡單講一講。”
“呃,這是由五個故事組成,《李娃傳》、《救風塵》、《綠牡丹》、《賣油郎獨占花魁》、《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每個約五集,最后成片25集左右。”
“都是古典啊,你寫的劇本?”
“對。”
“不得了,年少有為。”
張梓恩贊嘆,對方在影視界也是一號人物了。不過他擔憂,道:“閩省臺已經搞了一部《三言二拍》,你這個不會有沖突么?”
閩省臺是個奇葩,熱衷于由小故事組成的名著,《聊齋》79集,《三言二拍》54集,幾乎囊括了內地有名有號的演員。
“他們那個過于忠實原著,有些精彩,有些無聊。這五篇都是極具戲劇張力的,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我想把《歡喜姻緣》拍成一部古典世情劇,不光有故事,還有古代的衣食住行,民俗習慣。我覺得只有您能勝任。”
“……”
張梓恩頗為心動,點頭道:“那好,我回去看看劇本。”
…………
“于大記者!”
“喲,許老板!”
于佳佳故意擰著腰過來,“今兒怎么有空翻我牌子?”
“別胡說八道!咱倆除了工作關系,半毛錢私交都沒有!你從哪兒來啊?”
“紫禁城駕校,最近學車呢。”
“那可厲害了,佩服佩服!”
咖啡廳內,許非肅然起敬,末了道:“跟你說正事,我準備弄本雜志,約莫年底吧。大概是音樂影視方面的,想請你做主編。”
“我一社會新聞記者,你讓我當狗仔?”
“屁!你社會記者寫那么多影評?”
“業余愛好不成么?”
于佳佳滋溜滋溜喝著奶茶,道:“我現在三十掛零,資歷雄厚,科室三把手,主任二號候選人,我干嘛當狗仔啊?”
“一個月兩千,福利另算,干不干?”
“干!干!”
于佳佳差點沒撲過去,“你老板,你說了算。”
“那不就完了么!”
許非嘁了一聲,“喝茶!”
………………
四月份,實行六年的夏令時停止,人們終于不用再把鐘調快一個小時。
南巡講話的影響正迅速爆發出來,政府響應積極,陸續修改、廢止了一系列限制經商的文件。最后有統計,光這個就多達四百多份。
不僅許非一家,幾乎所有人都捧著報紙研究,今天又出臺什么政策,有什么發財機會。
而之前進入又撤走的,或者沒進入的外國資本,一瞧中國在老大哥倒下之后,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繼續開放,嘩的一下又紛紛回來。
比十年前更激烈,更花樣繁多。
(都注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