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金梧桐獎結束了。
要說什么里程碑意義,太過夸張,才一屆而已,口碑都是靠積累的。
但觀眾已經很興奮,終于沒有雙黃蛋了!
金雞的提名也已公布,單從組織秩序、明星質量、氣氛渲染來說,金雞躺平任嘲,不打算掙扎。
而網上討論的熱火朝天,主要真正的大佬公開露面了。
“之前不知道這位,剛去搜狗百科看了看,臥槽!我只能臥槽!”
“同臥槽!”
“就那一長串的作品,只能說許總承包了我的童年,我愿意真誠的叫一聲許粑粑!”
“呸!樓上是為了謀奪家產!許粑粑,我才是您失散多年的女兒啊,我不要家產,每月給我一萬零花錢就好了啊啊啊!”
“有一說一,原來這么多牛逼片都是他投拍的。”
“是啊,我也驚呆了!連《病毒》都是他的劇本,難怪能請來日韓明星。”
“嘿嘿,知道為啥那么多巨星捧場么?這里水很深,懂的自然懂。”
“那我們以后是不是可以期待李奧納多、湯姆克魯斯、木村拓哉、金喜善了?”
“必須的,以后明星過來都得分區,歐美,日韓,國產。”
“……”
“……”
“你不對勁!”
LSP的出現,迅速讓大家歪樓。
而緊跟著,真大神冒泡:“你們都過時了!現在誰還看海外啊?國產資源起來了,請支持本土制作。”
于是一方呼吁,八方響應:
“支持華語電影產業!”
“支持華語電影產業!”
…………
許非在典禮上說,民資放開。
當時文件還未下發,但官方早就確認有這一出,也不算違規。
緊跟著到了10月,廣電大動作,政策如雪片一樣公布。
大概意思是:民資可以單獨制片了,不用再跟國有單位合作;同時可以單獨成立發行公司和院線。
隨之第一個結果,便是北京橡果、上海金棕櫚、廣東大和、成都峨影、北京聯盟娛樂、中國華藝音像6家公司,獲得首批發行牌照。
以前是試點,如今是正式的。
而原本的博納——于東、新畫面——張偉平,已經被扇沒了。
第二個結果,便是時代傳媒宣布成立自己的院線公司,以大都匯為依托,首批上線39家一流影院。
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三年合約已到,明年會進行第二輪院線重組。幾家有實力的國企、民企沖進來,合縱連橫,收購吞并。
比如保利集團宣布,將收購重慶萬和院線51%的股權,重組后更名為保利萬和。并會投資4千萬,進行影院升級。
再如萬達,也宣布進軍影視業。老王實力還小,旗下只能弄出5家影院,據說正在跟長影院線研究注資占股。
再如中影,正牽線北京新影聯和遼寧北方院線合并,以及華影南方院線并入中影新干線院線……
吳孟臣最擅長搞這個,在里面翻云覆雨。
如果成功,中影占股、控股的院線將達到7條,真正的巨無霸!
與此同時,創作上也進行松綁。
如劇本立項。
除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合拍片、特殊題材影片(涉外、宗教、軍事、公安、司法)外,其余作品不需要提供完整劇本,提供一份不少于千字的大綱即可。
凡事兩面看。
一方面提升效率,鼓勵拍片,確實能增強積極性。
但當市場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很多臭魚爛蝦。
你官審都不需要完整劇本,我拍戲的干嘛還需要?弄份大綱,把項目一立,咔咔找幾個流量,資金自然就來了。
結果就是:編劇的作用被最大削弱,影片質量難以保證。
而這條政策公布后,電影局收到的第一個合拍片劇本,便是許非的。
………………
電影局,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