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如龍看見葉凡站起來,就知道他想說什么。
一定是看見了狼狽的李小曼等人,于心不忍罷了。
“食物和淡水我給你了,至于你能不能吃飽,關我屁事。”
說罷,賀如龍便走向了小青銅棺。
原著中葉凡自其中,領悟到了數百言古字。
當時《道經》輪海卷的九個古字,就能讓其凝聚的小鼎穩定下來。
可以說這些字,每一個拿出來都價值連城,堪稱一句無價之寶。
當時葉凡靠的是菩提子,他脖子上掛了一串悟道樹的種子,莫非還趕不上自己的小弟?
除非他的悟性,等于零。
否則這種事情,絕對不會出現。
雙手觸碰在棺材上,初始時并沒有什么感覺,這令賀如龍很是疑惑的看向了掛珠。
這玩意兒不會被方丈師伯,半路給偷偷掉包了吧?
只是還未來得及多想,腦海中轟隆一聲,炸的他渾身一顫。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好半晌過后,賀如龍恍惚間心神回歸。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浮上心頭。
‘這種滋味,簡直令人發指。’
如同看見了屬于自己的大道,但是當你上前時,大道消失出現在遠方。
如此反復,令人心肝宛如貓抓。
‘而且這不是道德經嗎?想當初貧僧不是沒有讀過,讀的還是翻譯本。可是為什么一點悟道的感覺都沒有!’其實賀如龍有些孤陋寡聞,若是被明心和方丈師伯,知道他有如機遇予,還絮絮叨叨一副老子不滿意,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
一定會把他吊起來,活活打死!
道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
可能有的人是聽到一句話,有的人看到的則是風景。
甚至聽到話的人,有可能是臟話粗口,例如某只羊駝。
真正讓人瘋狂的是,字上的道蘊。
如果沒有大道痕跡,那么賀如龍聽到的古言,不過只是一句道德經罷了。
但是有了道蘊,這便是無價之寶!
另一邊葉凡則是將手中一部分淡水和肉干,分給了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同學。
這個時候,眾人亦是顧不得他殺了李長青一事,嘴中連連道謝。
當然對于賀如龍,一樣是很感激。
大和尚不點頭,葉凡敢給他們送食物和淡水嗎?
看見自家老大對著一個棺材發呆,嚇得葉凡亡魂大冒。
不會是被棺材中的臟東西附體了吧?
他欲要上前,緊接著腳下貌似踩到了一個東西,身體不由自主的磕向了青銅棺。
還好反映迅速,雙手一伸扶住了棺沿。
隨后身上藏著的菩提子,迅速分解。
一股玄之又玄的大道之音,降臨腦海。
這一幕看的賀如龍一愣一愣的,就算你是主角,這也未免過于夸張了吧?!
機緣變著法的送啊。
某個給葉凡當老大的大和尚,趁著眾人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把一顆逼樹又種回了心里。
沒辦法,他真的害怕自己突然暴斃,一身寶貝被自己的小弟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