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張陵已經回到地面,經過初次嘗試,果然還是以失敗告終了,這不禁讓他有了一絲束手無策。
其實以張陵原本的打算,是想長時間的置身高空,然后運用靈識去感受這個世界,這樣長時間下來,就能對小世界內部法則有了更多的了解,對于自己凝練小世界也就多了一種參考。
可是現如今他連長時間呆在高空的能力都沒有,這就代表連最基本最簡單的學習路徑都沒了,這多少讓他有了一陣失落。
“要是緣老還在的話,他一定會指點我的,現在我到底該怎么辦?”
張陵在河邊一直從白天站到了晚上,雖說第一次嘗試是失敗了,但是他并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仍在極力思考有沒有另一種感悟小世界法則的方法?
而這個時候,夜已深,萬籟俱寂,月光傾瀉在河面之上,隱約間還能看到幾條小魚在河面嘻游,叢林間更是有夜鳥鳴啼,河邊的水草之上還時不時的飛過幾只蜻蜓,自己的不遠處還有幾只白兔似好奇又似恐慌的從他的身后跳過。
張陵看著這一切,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一句話,那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明白了,要想感悟世界,不一定要置身于高處,高處的確能讓人很清楚的看到這個世界,但是只能看到一個大的輪廓,卻看不到細節,體會不了其中玄妙。
就像那些神佛一樣,一開始都在人間經歷了萬般苦難,才得以超脫得道,真正的立于巔峰云端,如果從來沒有對這人世的真正體悟,就算成了神佛,也沒有道心,算不上真正的得道,高高在上的也只是一副軀殼,而非道心。
我此刻終于明白義父當時為什么要和我強調這句話,那是因為人是一切的根本,與其在云端觀望世界,還不如置身于世界之中,哪怕只是一粒塵埃,也能在無盡的時間長河中清楚的看到這個世界的本相。”
張陵內心一陣欣喜,他終于在長達半天的冥思苦想中,找到了另一個突破口,那就是游走于這片小世界之中,真正的去感受這片天地。
其實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靈力幻化,包括他之前見到的那些小動物,但是只要你置身于這個世界,忘記這是一件法寶,你這會發現,周圍真的就是活生生的一切生靈。
張陵有一種預感,只要參透這些,就能真正的體悟這個小世界的法則,從而讓自己凝練出屬于自己的小世界。
“這片山水之間有著我和義父還有玉兒的回憶,不知道走出這群山之外,又會看到什么?”
張陵望向河道的盡頭,眼里似有一絲探索的意味,他打算走出去看看,雖然這靈珠內的一切本質上都是虛無,但是他還是想走出去看看,真正以一個旁觀者去感受這個世界。
也許那樣,才能真正融入到這個小世界之中,從而找到凝練小世界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