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道德真經》,后是《南華真經》、《文始真經》、《沖虛真經》和《通玄真經》,然后還有《度人妙經》、《陰符經》、《清靜經》、《黃庭外景經》和《黃庭內景經》。等伯昌幾人把這些道經背會,邵陽就開始逐一為他們講解。伯昌有時候真的想撂挑子不干了,不就修個仙嗎?怎么比高考還費勁!
在邵陽為伯昌三個講解道經的時候,他又要求伯昌們通讀《萬壽道藏》。《萬壽道藏》因修藏于政和年間,故又稱《政和萬壽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歷象、哲學、文學、歷史、軍事、醫藥、化學、工程等學科。伯昌知道這部藏書,還是因為看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射雕三部曲中有一個人就是“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的真實寫照,這個人就是——黃裳。在金庸老先生的中他就是因為編纂了《萬壽道藏》,從而悟出了《九陰真經》成為一代絕世高手。伯昌想到那數以萬計的文字頭都大了,恨不得撞墻暈過去。
雖然不情不愿,可伯昌還是按照邵陽的要求讀完了書。在忙忙碌碌的學習中,時間也過得很快。三年時間,伯昌的知識儲備不知道翻了多少番,但是按照邵陽的話說:“你們的學問也就剛剛入門……只不過是囫圇吞棗而已……”。在邵陽的不斷打壓下,伯昌翹起的小尾巴慢慢放下了,安心跟著自己老爹學習。在伯昌幾人這三年的學習生涯中,邵陽不斷的為他們介紹世界秘聞,有時還會涉及到一些神秘詭異的傳承,讓他們大開眼界。有些秘術在伯昌看來簡直就是防不勝防,比如有一種咒殺之術只要有沾染敵人有血緣的親人氣息的東西,就可以奪取包括敵人在內的所有血親的氣運,讓敵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邵陽對伯昌三個告誡一定要把落下的毛發和血肉及時銷毀,若是將這些東西落到精通詛咒之術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設想。
伯昌在無盡學海暢游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姬存希的傳訊。據姬存希所說他們把東西找到了,要他去一趟姬家,看是不是。邵陽見伯昌有正事要忙也沒有阻攔,只不過把他那把讓人望之生畏的戒尺給了伯昌,說那把戒尺是邵雍傳給他的護道之器,希望伯昌慎之、重之,能夠參透其中妙用。
伯昌接過戒尺,腦海之中出現一道清幽明凈聲音,讓人感覺身處群山之巔,皓月之下,感受著清風徐徐拂面的畫面之中。當伯昌沉迷其中之時,雷鳴般的朗誦聲音開始響了起來:“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一首《正氣歌》,激的伯昌渾身都是雞皮疙瘩。也許作為炎黃子孫,血脈之中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伯昌似乎也明白了為何古往今來華夏兒女能夠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更與自己斗,最后得到了非凡的成就。
“昌兒,你此次出門再無回轉洛陽之機,我們下次見面大概就是在上界了。這把戒尺就交給你吧,若你能參透其中妙用,我邵家傳承對你來說再無秘密可言。你若心急參不透,則可去天臺山一試機緣。”邵陽對戒尺也頗為不舍,他從修行至今喜愛的法寶也沒幾樣,戒尺是他最看重的一件,可為了補償兒子,還是狠心送給了伯昌。
“天臺山?”伯昌暗暗記住這個地名,下定決心要找機會去一趟。
邵陽看著自己大兒子對把握在手的戒尺毫不在意,卻對虛無縹緲的機緣鄭重其事,就在心里暗自皺眉。在邵陽看來一個人把握在手里的東西都掌握不了,那么能有多大把握能夠抓住即將到來的機緣?雖說要從長遠處著眼,不要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可已經吃到嘴里的肉只需要咽下去了,卻為了還不知道在哪里的獵物把肉吐了,這就是蠢得沒邊了。
看著飛遁而去的伯昌,邵陽心里有點不得勁,想到:“看來昌兒還需歷練,如此毛毛躁躁怎么能夠承擔大事,又怎么能夠作為表率教育弟弟妹妹?看來我還得給他安排點磨煉啊!我這么持重的人怎么會有這么跳脫的兒子?哎,這肯定是像他娘!”